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各主要疾病对中国居民期望寿命造成损失的地区差异和变化趋势,为各地确定疾病控制优先领域提供数据支撑和政策建议。方法:根据全国第二次和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数据,利用去死因期望寿命方法,得出各主要疾病的去死因增寿岁数,并从横向的年度分析和纵向的跨期分析两个层次来系统分析其地区差异和变化趋势;利用指数平滑与移动平均相结合的方法推算2006-2020年中国居民期望寿命,并测算实施重大疾病干预措施所能产生的增寿效果。结果:①2005年循环系统疾病(4.88岁)、恶性肿瘤(2.61岁)、呼吸系统疾病(1.85岁)、损伤和中毒(1.62岁)、围生期疾病(0.75岁)等5类疾病共造成中国居民期望寿命损失11.71岁,占本研究10类主要疾病寿命损失量的90%;其余5类合计损失1.31岁。②1990-2005年15年间,传染病(包括呼吸道结核)、呼吸系统疾病(包括肺炎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围生期疾病、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损伤和中毒、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7类主要疾病对中国居民造成的寿命损失都是减少的,合计减少3.71岁,平均降幅41.0%;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病和脑卒中)、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直肠和肛门癌、肝癌、肺癌、白血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包括糖尿病)等3类主要疾病对中国居民造成的寿命损失是增加的,合计增加1.82岁,平均增幅为31.1%。③2005年主要疾病中有7类对农村居民造成的寿命损失高于城市居民,农村高于城市的倍数分别是:传染病2.3倍(其中呼吸道结核2.2倍、病毒性肝炎1.3倍)、呼吸系统疾病1.6倍(其中肺炎2.5倍、慢性下呼吸道感染1.5倍)、消化系统疾病1.4倍、围生期疾病2.2倍、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1.3倍、损伤和中毒1.5倍、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2倍。1990-2005年15年间,其它3类疾病对城乡居民造成的寿命损失都在增加:但循环系统疾病造成的寿命损失在农村的增幅明显高于城市,其中脑卒中在城市是减少的,在农村却大幅增加;恶性肿瘤仍是城市高于农村,但其中的食管癌、胃癌和肝癌是农村高于城市,结肠直肠和肛门癌、肺癌是城市高于农村。糖尿病是城市高于农村,但农村增幅要高于城市。④在1990年和2005年,有7类疾病对中国不同地区居民造成的期望寿命损失都是西部>中部>东部,分别是传染病(包括呼吸道结核和病毒性肝炎)、呼吸系统疾病(包括肺炎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围生期疾病、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损伤和中毒、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990-2005年,总体上这7类疾病造成的寿命损失东中部差距无明显变化,而东西部差距却明显增加。但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等3类疾病对不同地区居民造成的寿命损失差距总体在缩小,中东部差距由0.8-1.2倍变为0.9-1.1倍,东西部差距由0.7-0.9倍变为0.9-1.1倍,主要是因为这3类疾病对中西部居民造成的寿命损失有较大增幅。⑤实施针对10类主要疾病的重大疾病干预措施,中国居民期望寿命会进一步提高0.43岁,预计到2020年可达到75.5-76.0岁。结论:①10类主要疾病中有7类对中国居民期望寿命造成的损失在减少,有3类在增加。②各主要疾病对不同地区居民造成的期望寿命损失及变化不同。③实施重大疾病干预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国居民期望寿命。建议:①健全死因回顾抽样调查体系并加强死因监测。②对中国居民期望寿命造成损失较大或增幅较大的主要疾病进行优先干预。③不同地区采取各有侧重的疾病防控策略。④将期望寿命增长目标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