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调查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日常体力活动水平和能量消耗现状,分析其上学日、周末日体力活动水平和能量消耗的特征,比较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和能量消耗的差异,探究体育专项课程对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及日常能量消耗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自愿原则,招募首都体育学院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各90名大学生参加测试。确定研究对象性别、出生日期等基本信息,并测量身高、体重。采用RT3加速度计测量研究对象不同强度体力活动水平和能量消耗状况,要求研究对象连续佩戴仪器七天(包括五个上学日和两个周末日),除洗澡、游泳外不得摘除,以每天最少佩戴8小时、至少有效佩戴2个上学日和1个周末日作为体力活动有效数据的筛选标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和能量消耗的差异及男女性别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研究对象上学日与周末日的差异。研究结果:本研究共86名大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加速度计数据,其中体育专业45人(男19人,女生26人),非体育专业41人(男生21人,女生20人),平均年龄分别为19.33±0.77岁和19.59±0.67岁。1.体育专业大学生日常静坐时间(445.76±103.73min/d vs491.43±86.29min/d,P<0.05)显著低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低强度体力活动(LPA)时间(152.81±46.50min/dvs119.35±42.33min/d,P<0.05)、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时间(124.19±39.28min/dvs79.71±25.65min/d,P<0.05)均显著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能量消耗趋势相同。体育专业、非体育专业男大学生日常MVPA时间均显著高于(149.07±33.82min/d vs106.01±32.83min/d,82.76±31.50min/d vs76.52±17.87min/d,P<0.05)女大学生。2.体育专业大学生上学日LPA(166.05±54.90min/d vs133.45±50.49min/d,P<0.05)、MVPA(147.17±43.92min/d vs100.53±29.46min/d,P<0.05)均显著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能量消耗趋势相同。3.体育专业大学生周末日静坐时间(431.26±124.17min/d vs484.83±110.56min/d,P<0.05)显著低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LPA(141.23±63.42min/d vs105.24±50.15min/d,P<0.05)、MVPA(102.67±44.50min/d vs58.90±35.54min/d,P<0.05)均显著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能量消耗趋势相同。4.体育专业大学生上学日LPA(166.05±54.90min/d vs141.23±63.42min/d,P<0.05)、MVPA(147.17±43.92min/d vs102.67±44.50min/d,P<0.05)均显著高于周末日。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上学日LPA(133.45±50.49min/d vs105.24±50.15min/d,P<0.05)、MVPA(100.53±29.46min/d vs58.90±35.54min/d,P<0.05)均显著高于周末日,能量消耗趋势均相同。研究结论:1.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日常体力活动水平均达到美国医学院(IOM)针对大学生的体力活动推荐量(每天进行60min以上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2.体育专业大学生较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静坐时间短,体力活动时间长,能量消耗多。3.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力活动水平及能量消耗均呈现上学日高于周末日、男生高于女生的特征。4.体育专项课程对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和能量消耗具有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