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道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tju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方东美关于中国哲学特点与通性的论述,作为思考的起点,以《论语》为研究对象,将《论语》中涉及道论的部分进行梳理。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言,主要介绍国内外研究概况,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对《论语》道论做第一层分析,包括道体、道用、道微、道成等。第三章,主要对道与《论语》中的其他主要概念,比如仁进行比较。第四章,主要对《论语》道论和儒道其它经典的道论作比较研究。第五章为全篇结语,作为本论文总结。《论语》道论可以分为道体,道用、道成。道体在《论语》中并不是一个被传授的概念或理论,然而《论语》中说人能弘道,说出了道的客观性,人能沟通道体,成就人,那么道体不再是纯粹客观,而是人道的一部分,因此人能弘道,也就是人道,是主体化的道。从道的主体化开始,诸如王道、君道、善人之道,等这些均为具体道用。而道用的弱化即道微,道微时代有突出的耻辱感。本文在《论语》中发现了一个素朴的悖论,也即是惑,君子在成其道的过程中,要求崇德辨惑。这个惑即悖论。随后本文就儒家其它经典以及道家经典文本做道论比较,本文认为,《易传》有鲜明的道的定义、仁是道的显现,而孟子指出了道和心的关系,提出民道,这是《论语》道论没有的。在人与人关系的稳定与和谐这一点上,老子《道德经》道论和《论语》道论相通。老子的道论对仁态度是绝仁弃义,老子以道统仁,天道无亲,仁必绝。孔子以仁求道,仁常在,天道未至,而人道太平。这是两者道论的最大区别所在。最后对《论语》中道论的缺陷进行探讨。《论语》思想中缺乏历史循环的观念,对仁、义、礼、智相互关系没有讨论,也没有变化的眼光,然而这些都比不上《论语》保存君子、培育君子的伟大。因为君子是社会的主体,人在道在,君子在则社会根基在,国体不论变动与否都无法撼动这样的根基。这是本文最后得出的心得体会。
其他文献
针对竞技武术散打这一新兴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理论研究为数不多,且已明显滞后于技术的发展,多限于一些技术数据的简单统计和传统的技击理论或参照一些国外搏击方面的资料,
发动机缸盖作为复杂零件,表述繁杂,文章从使用功能角度介绍了缸盖各部位重要程度,分析了缸盖与相关零部件装配关系,指出缸盖机加工艺路线的核心原则,同时阐述了其关键部位的
应日本文部省的邀请,笔者于去年在冈山大学讲学期间,与两位在日本攻读的研究生一起调查了日本中小学体育的最新动态,从指导思想——生涯体育在学校中的贯彻,到反映这一指导思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以人为本社会价值观念的强化,国际社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已经从号召转变成一种具体行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国际趋势,引起了
第一章: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在功能区脑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目的:利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对颅脑胶质瘤患者进行成像,它可以清晰的
在中国,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但随着全国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催生出了一个新的社会边缘群体——失地农民。由于我国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存在较多缺陷,大量失地农民被
谚语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是民族生活经验的总结,是社会文化的积淀,是民族智慧的结晶。谚语内容丰富,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给人以启迪和教育。国内外对谚语的研究
目的考察青少年亲子亲合与父母意识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取样的方法,运用亲子亲合与父母意识量表对1130名中小学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结果父亲亲合与焦虑困难(r=0.182)、亲
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为统计源,对2009—2013年《包装学报》零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2009—2013年,学报共刊载论文370篇,其中,截至数据统计日期,零被引论文共51篇,零被引率为13.78
生姜是姜科姜属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的新鲜根状茎,在我国资源十分丰富,祖国传统医药学认为,生姜乃药中佳品,主治风寒感冒、喘咳、呕吐、痰饮、胀满、泄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