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eep Lamellar Keratoplasty, DLKP)治疗圆锥角膜的长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并为术前评价圆锥角膜患者病情以及预测其最终预后结果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3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应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的圆锥角膜患者25人,共28例眼,手术前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前球镜度以及散光度情况,同时统计pentacam检查中相关数据(包括pentacam中圆锥角膜锥底面积、其对应的直径以及距离瞳孔中心3mm处平均曲率、角膜最薄处厚度等数据)。所有患者术后随访监测眼部情况变化。患者术后末次随访观察指标包括主要包括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术后球镜度、散光,前节OCT以及术后pentacam检查当中相关数据的变化情况,并观察所有患者术后所出现的并发症。 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术前矫正视力、术前散光、术前球镜度、术前pentacam中圆锥锥底面积等因素与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直径大小的末次随访最终矫正视力进行分析。 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20.39±5.07岁。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3.15±12.36月。1例眼出现了术后植片排斥,2例眼出现了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1.角膜前表面曲率大于55D时平均面积为20.01±10.96mm2,角膜前曲率大于60D时平均面积为15.57±8.92mm2。 2.术后视力:术后平均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为0.21±0.15。25例眼术后平均球镜度为-2.74±4.30D,术后平均散光为-3.17±1.89D。 3.相关性分析:(1)角膜前表面曲率55D以上所在的圆锥角膜面积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logMAR)成正相关(P=0.01),并且术后随访时间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logMAR)成负相关(P=0.029);角膜中央区平均曲率、角膜最薄处厚度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P=0.521、P=0.719)(2)角膜前表面曲率55D以上所在的圆锥面积直径小于4.5mm较圆锥面积直径大于4.5mm组的术后视力预后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提高。(P=0.001) 结论: 1.圆锥角膜患者在应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后术后视力显著提高,且术后球镜度以及散光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2.角膜前表面曲率55D以上的所在圆锥角膜面积越大,术后视力预后越差。 3.角膜前表面曲率55D以上的圆锥角膜面积所对应的直径若大于4.5mm时,患者最终预后视力较差。 4.角膜中央区平均曲率与角膜最薄处厚度均与预后视力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