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杏(Armeniaca sibirica(L.) Lam)为蔷薇科李亚科杏属植物,是一个野生天然杂交种群体,在黄土高原广为分布,是重要的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造林树种。由于其具有自交不亲和性,加之不同地区、地域间的相互引种,山杏在各分布区出现了许多变异类型,种质资源极为丰富。针对山杏分类研究薄弱,良种选育落后的现状,本研究采用形态学观测法,在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山杏集中分布的陕西省麟游县和甘肃省的灵台县、华池县、庆城县,对山杏种质资源变异情况进行调查,收集特异种质资源,划分变异类型。依据杏仁可溶性蛋白电泳分析结果,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黄土高原山杏种质资源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如下:1、在调查区的县域间和县域内,山杏种核的数量性状差异显著,变异较大;不同种质的山杏,在千粒重、出仁率、杏仁蛋白质和油脂含量等方面差异较大。2、山杏在叶片、果实、种核形态等方面存在显著变异,可划分为37个变异类型。其中,果重、叶面积、核重和出核率的变异最大,变异系数均达到20%以上。山杏果重、叶面积等一系列数量性状与核重、仁重等经济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山杏果重、果实形态、叶面积、叶柄长可作为山杏良种选育的主要数量指标。3、山杏37个变异类型杏仁可溶性蛋白的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山杏仁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丰富、多态、稳定,条带清晰,主要由41.1KD,39KD,34.6KD,22.7KD,22KD,21.7KD等六种亚基组成,是山杏的特征亚基。其余亚基数量丰富但含量较少。各变异类型杏仁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较大,从电泳谱带差异可看出其遗传差异显著。4、依据可溶性蛋白电泳分析的结果,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37个变异类型分为五个山杏种下类群。第T大类包括了25个类型,第1Ⅱ、Ⅲ、Ⅳ、V类分别包括了2个、5个、2个和3个类型,同一大类的各类型电泳谱带比较相似、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基本在同一水平。5.种子可溶性蛋白分类结果与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也有一定的差异,其原因与形态特征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表现型不能稳定遗传有关。本研究基本弄清了黄土高原残原沟壑区山杏种质资源及其变异情况,为山杏良种选育和优质、高产人工林基地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