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信息全球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到来,传统的知识观受到挑战。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就是传统的知识观,而教师的知识观又是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那么了解教师知识观现状及特点,分析存在问题,为教师树立良好知识观提出建议和对策,能够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以现象描述分析学为理论基础,采取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小学数学教师的知识观。质性研究使用文献法梳理出相关研究现状及核心概念,并以此设计出访谈提纲,抽取12名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访谈,获得知识观的有效维度,概括出知识观的类型及内涵。量化研究以质性研究的结论为基础来编制问卷,调查乌鲁木齐市六个区197名小学数学教师,统计数据来描述教师知识观的现状并分析其特点,最后为树立良好知识观提出建议和对策。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一、质性研究结论是:乌鲁木齐市小学数学教师具有的知识观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古典主义知识观、科学实用主义知识观、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并对这三种知识观的内涵进行了定义,访谈发现双语教师对语言重要性的认同很高。二、量化研究在描述性统计的主要结论有:教师以持有科学实用主义知识观者居多,其次是古典主义知识观,最少的是持有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教师;大多数的教师都持有混合型的知识观。三、量化研究在推断性统计的主要结论有:三种知识观类型的分布在性别、学历、民族、教龄、教授学段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只有在不同地区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学历的教师在文理学科重要性上的认同不一致,具有显著性差异;三个类型的知识观的获得观上的观念与行为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说明知识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