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图像舒适度的定量分析及评价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_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3D技术的不断成熟和3D产品的日渐丰富,3D技术以其独特的视觉感受和逼真的临场体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已应用于工商业领域、军事安全领域、医学教学领域及建筑艺术等诸多领域。其中偏振式3D显示技术以其较易实现,图像无闪烁感等优势,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偏振式3D显示技术由于观看视野及角度受限制,当左右视图合成立体图像时,若两者的不匹配程度过大,长时间观看会一定程度的引起视疲劳,直接关系到观看者的视觉安全和生理健康,直接制约了立体显示产品的发展和普及。而目前关于立体图像舒适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大都是定性的,为了更直接、更准确的判断给定立体图像的视觉舒适度,得到规范统一的判定标准,需要进行定量的实验研究得到较佳的舒适范围并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对于立体显示技术今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极具指导意义。本文在充分总结国内外关于立体显示舒适度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人眼视觉系统特性及立体显示技术原理,完成了舒适度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及多指标综合评价两方面工作。首先,本文提取了立体图像内容的对比度参数,采用对比度线性调整算法建立待测立体图像库,通过主观评价实验准则首次从定量角度研究了对比度指标对舒适度的影响,得到了归一化的舒适范围匹配图和差异图,并进一步验证了其普适性,正确率可达90%以上。随后,本文首次将神经网络算法用于立体图像舒适度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中,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并验证了其泛化性能,实现了立体图像舒适与否的有效分类,最后求取各指标权重,综合分析了各特征参数对立体图像舒适度的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主观评价实验能够较好的反映被试者的真实感受,神经网络符合人脑认知事物的规律,所建模型与主观评价实验高度一致。通过对立体图像舒适度影响因素的定量实验及综合模型评价,可以快速、准确的对给定立体图像的舒适与否作出判定,为视觉舒适度的主客观评价提供依据,进而促进3D显示技术的健康有序发展。
其他文献
MIMO技术已广泛应用于Wi-MAX和4G等无线通信系统中,相关研究也是无线通信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在2013年,我国已有近70%的移动数据流量是发生在室内的,该比例还在继续提升。场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互联网的普及,也带来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通过互联网越来越容易获取需要的信息,但同时也带来了上网用户自身信息泄漏等问题,因此计算机网络与信
随着现代雷达系统的不断改进和发展,雷达自动目标识别得以产生和发展。而雷达距离分辨率的不断提高更为目标识别提供了新的途径。分辨率的提高使雷达的功能远远超出了常规检
随着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数字化产品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越来越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作为信息安全方向的一大研究热点,信息隐藏为多媒体
在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的Mesh网络中,每个节点都具备路由选择功能,只和邻近的节点通信,构成自组织和有管理的网络。网络几乎是互联网的无线版本,数据报文从一条路由到另一条路由进行
静息态是指受试者清醒、闭眼、安静呼吸、安静平卧、最大限度减少身体主动与被动运动、尽量不做任何思维活动的状态。静息态功能连接即为远距离脑区间的自发活动的同步性,是静
随着视频采集设备的广泛普及、人们对视频需求的不断上升,视频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有限的硬盘空间和网络带宽极大地制约了人们对视频文件的迫切需求,视频压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