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09年6月A股IPO重新启动对整个资本市场可谓意义重大,但这一时期IPO表现出如高发行价、高市盈率和高超募的“三高现象”以及虚假披露等问题也更加突出。针对A股IPO表现出的这些问题,专家、学者、媒体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剖析、探讨,中国证监会及下属两大交易所也相继出台了各种措施,如市盈率指导意见、提前预披露时间、询价制度改革等,监管部门领导也在各种场合下为资本市场、为新股发行存在的问题辩解、诊断,但在这些改革措施下,新股发行存在的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针对新股发行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从新股发行制度演变入手,阐述了我国股票市场在重融资这一功能定位下出台的法规存在的若干缺陷,重点选取2009年10月创业板上市至2012年12月期间的发行新股为研究样本,用详实的案例揭示存在的如“三高”、造假上市、虚假披露、拼凑募投项目等问题,再追本溯源找到这些问题背后的制度性诱因。文章最后提出了解决以上问题的思路,认为改革、完善现行的以核准制为核心内容的新股发行制度是其根治的措施,并在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的根本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法规体系,才能重树股市的投资功能,才能逐步培养起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健康的股票发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