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nshihong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逐步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信息技术能力与素养”己成为当代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国家已经把信息技术课程列为中小学基础课程。但是由于我国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时间还不长,所以该学科的教师大都缺乏成熟的评价方式可供借鉴,从我国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和取得的成果来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在评价目的、内容、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仅局限于对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与能力培养。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一种形成性教学评价,它针对以分等和奖惩为目的的终结性评价的弊端而提出来,主张面向未来,面向评价对象的发展。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强调对评价对象人格的尊重,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思想。根据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特点和小学信息技术评价的特点,得出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应用的必要性,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以及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本研究主要利用了文献法、调查访谈、试验研究等方法,在研究以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基础上,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发展性教学评价进行了探索。本文开篇阐述了小学信息技术评价的特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指出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然后研究了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接着详细阐述了小学信息技术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方式,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评价的特点,结合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特点,提出了多种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中的应用方式。接下来提出了小学信息技术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施程序并且通过一个案例对小学信息技术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应用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在小学信息技术中应用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对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得出发展性教学评价对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成绩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影响,提出了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中应用应该注意的问题。
其他文献
基于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考虑,应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目标,本研究提出了高中物理“问题导学式”教学法。本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包括前三章;第二部
目的估计副溶血性弧菌在我国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发病率。方法利用文献综述方法估计我国急性腹泻发病率以及腹泻人群中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比例,利用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获得副溶血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谷胱甘肽(GSH)是由L-谷氨酸、L-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缩合而成的一种含有巯基的生物活性三肽化合物,以还原态(GSH)和氧化态(GSSG)两种形态存在。GSH在生物体内
目的了解安徽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分层整群抽取安徽省部分市及县区重点乡镇的801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进行横断面研究。在现有信息收集的
被称为"边缘自传"的书信与传记文学关系十分密切,是传记写作重要的材料来源之一,应当引起传记作家的重视。传记作家既需要大量地搜集与传主有关的书信材料,又需要对书信材料
以佛教教义解说易理,或以易理解说佛教教义,可以称之为佛教易学,或佛学易。自三国时康僧会引易明佛始,佛教易学从最初的格义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易学成为玄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已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中,基于网络的计算机支持协同学习(CSCL)也已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当前网络
小豆是我国的优势杂粮作物,其生物活性物质丰富。在对近年来国内外对小豆的生物活性物质、功能特性的研究现状及小豆芽苗菜加工情况进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小豆产业发展的
以单倍体甜瓜无菌苗的顶芽和腋芽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繁殖研究。结果表明:单倍体甜瓜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mg.L-1,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1,增殖系数为3.57。
制造业作为工业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超过1/3,制造业企业上缴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