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能力被许多语言学习者认为是语言学习的主要目标,不仅因为口语面貌是语言学习的重要衡量标准,同时,流利得体的口语也有助于学习者适应社会和工作的需要。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和英语应用范围的日渐扩大,对高层次的研究生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极强的个人综合实力,而且需要具备较强的英语口语交流技能,这无疑对非英语专业硕士生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研究生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口语教学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由于口语使用率较低,缺少运用英语的场合和机会,许多研究生很难将语言知识发展为语言技能,不能运用多年所学进行有效交际。而且,不少学生没有语域的概念,不懂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自己,较难区分书面语、口头语、正式体和非正式体,语言简单幼稚,不能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因此,研究生口语交际能力亟待提高,口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整个教学环节中,遵循教学理论,改变教学模式,引入语域理论教学是一项有益尝试。语域理论是系统功能语法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韩礼德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语域理论框架,将决定语言特征的特定的语境因素归纳为“语场”,“语旨”和“语式”。“语场”指的是实际发生的事,或指语言发生的环境,包括谈话的话题;“语旨”是指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包括参与者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角色关系;“语式”是指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语境的这三个组成部分趋向于决定意义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这三种意义同时在词汇、语法层上得以体现。语境的这三个变项中任何一项的变化都会引起交流意义的变化,从而引起语言的变异,产生不同类型的语域。其中,语场决定词汇、语法和语音,它的变化引起概念意义的变化,由此形成不同领域的语域,如专业性英语和非专业性英语的划分;语旨的不同会产生人际意义的不同,形成在正式程度、礼貌程度等方面不同的语域,如正式和非正式、礼貌,熟稔语体之分;由于语式的不同而形成的语域,其差异主要在语篇意义上,如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即兴的还是有准备的。语言因使用场景不同而引起的变异,要求语言使用者能根据话题、说话人的身份以及交际的目的,恰当而又得体地进行表达。在语言交际中语言运用是否得体,在某些时候比语言运用是否正确意义更大,语法上错误的句子只要不影响意思就不会妨碍交际意图的表达,然而错误的语域造成的语言运用不得体却可能使交际的对方不悦,从而导致交际失败。语域理论解释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并且把语言的变体与社会情境变化联系起来,因而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于英语教学和语言实践中。笔者通过学期初对学生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发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通过把语域理论应用于教学中,对研究生英语口语教学进行了尝试性改革。此项研究的目的在于:验证语域理论为指导的口语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以及其在培养学习者素质方面的作用,籍此为口语教学实践积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实验对象为长春理工大学2005级硕士研究生中计算机专业的两个班级。以语域理论为指导,针对实验班设计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口语教学方案,进行了为期一个学年的教学尝试。在课堂设计与实施中,笔者首先采用了口语教学和听力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为了改善“聋哑英语”的状况,听的能力不容忽视。同时,大量精选的听力材料也是增加可理解性输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次,让真实的语料和语境进入课堂,用真实的语境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经常让学生直接接触到内容新颖、鲜活逼真的语言材料,并加以创造性地利用,会拉近他们与母语环境的距离,缓解中国学生学习外语时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带来的负面效果。获取真实语料的途径有很多,教学中通常使用以篇章和任务为基础的材料及实物教具,外籍教师,报纸,杂志,电影,录像,网络……都是不错的来源。好的材料及活动的开展会使师生双方都获益匪浅。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流利性和得体性是主要目的。另外,积极开展以促进学生交流为目的的多种课堂活动,以创造一种自然交互环境。教学中还要让学生了解到交际文化的重要性,掌握语言的社会含义和功能。目的语的语言文化知识可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及跨文化意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教学实践结束后,第二学期末通过口语测试和面谈的方式获取了真实的数据资料,进而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测试与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以语域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模式教学,学习者交际能力有明显提高,并对学习者形成良好的学习素质有积极影响。新的模式给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都开辟了新的视野,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对研究生英语口语教学具有启示作用。从六十年代起,语域理论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然而纵观国内外研究,理论探讨居多,教学应用探讨的较少。尤其是能够被广大外语教师应用到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成果尚不多见。本文尝试把语域理论引入较高水平的研究生英语口语教学中,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但是,并不意味着这是一个完美、成熟的模式。任何教学法都有其局限性,而且实验过程中一些主客观因素也是无法预知和控制的。总之,学术研究应秉承动态发展的观点,教师应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及时借鉴新的科研成果,使口语教学更加系统化、实用化,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切实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