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复杂疾病背后的遗传作用有助于有效药物的开发。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呈家族聚集现象进一步说明遗传基因的存在。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tensin System,RAS)基因群中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 AGT)基因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相关性的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进一步揭示AGT基因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我们对AGT基因两个多态位点:M235T位点和A-6G位点与湖南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感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我们制备了平均粒径为30 nm的γ-Fe2O3颗粒,颗粒的饱和磁化强度为48.4 emu/g,具有超顺磁性,并对其进行了链霉亲和素修饰,实验证明链霉亲和素修饰的γ-Fe2O3磁性颗粒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可以进一步用于生物检测。利用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系统的超强特异结合作用,将链霉亲和素修饰的γ-Fe2O3磁性颗粒应用于下一步SNP分型检测中。本文中,我们收集了湖南地区243例原发性高血压样本,247例正常对照样本,并对血管紧张素原基因中的两个最受关注的位点M235T位点和A-6G位点进行易感性研究。首先扩增生物素标记的PCR产物,将其固定于链霉亲和素标记的磁性纳米颗粒上,然后与双色荧光标记(Cy3和Cy5)的等位基因特异性探针进行杂交;最后通过扫描以获得样本的基因型。利用该方法,我们成功地对来自243个高血压及正常样本的2个位点进行了分型,对于纯合型样本,其正错配信号强度比均大于3,杂合型样本其Cy3:Cy5信号强度比介于0.64和1.7之间,分型方法经测序验证。通过用SPSS 13.0分析软件对分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病例组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位点CC,CT,TT基因型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532,P=0.063);C,T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745,P=0.017)。提示M235T位点中T等位基因是湖南地区人口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原发性高血压病例组血管紧张素原基因A-6G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701,P=0.427);A,G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436,P=0.231)。提示AGT基因A-6G多态不是湖南地区人口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