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夏热冬冷地区的高校建筑系馆中,围合式的平面布局很常见。常见的如三面围合,四面围合等形式。由于建筑系馆的特殊性,往往需要一个大的共享空间,成为整栋系馆的焦点,建筑系所需要的展览、评图、休憩等公共活动,往往在这里发生,对于人的使用率较高的空间来说,其热舒适度应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营造良好的中庭公共空间热舒适度,可以为公共活动提供更好的环境体验,提升公共空间的使用率。本文的研究对象——安徽建筑大学建筑系馆的中庭,由于其形态及顶棚的特殊性,空间高耸,平时使用时人们往往觉得夏季闷热,冬季阴冷的感觉。大部分时间作为使用空间无法满足人体使用需求,因此需要一些尝试性改造,兼顾不同季节的需求。本文所做的工作如下:1.首先明确研究对象是高校建筑系馆的中庭,由于建筑的特殊性,中庭空间往往通过附加空间供人使用,因此我们研究的是中庭的热舒适度状况,通过热环境指标来衡量热舒适度改善情况。综合已有对中庭的研究,我们发现,以往的中庭研究多集中在能耗与热环境特征方面,对于热舒适度的研究则较少。2.通过Weathertool,可以知道在什么季节采用什么样的被动式设计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热舒适度,并以此为依据选择测试与模拟的季节。然后通过对过渡季节与冬季中庭室内外热环境的实测,了解该种中庭的热环境特征;建立模拟模型,对比实测与模拟的结果,验证用PHOENICS与Airpak结合使用,从大环境入手,最后模拟建筑室内热环境这一方法是可行的,通过实测与模拟的方法,找出该中庭在热舒适上存在的问题。3.在过渡季节,通过模拟研究,从室内布置、进出风口的位置与大小、室外环境及通风原理方面入手,找出影响该中庭通风性能的原因,在这些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室内热舒适度的策略。4.冬季,通过实测模拟研究,提出影响其室内热舒适度的主要是中庭得热性能较差,为提高其在冬季使用时的热舒适度优化模拟设计做铺垫。5.综合以上实测与模拟的结果,结合中庭的使用功能与热舒适度要求,为该中庭适应冬季与过渡季节的使用,从被动式的角度做一次优化设计。综合以上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有:天井式中庭在过渡季节受室外坏境、进风口位置大小、室内布置等因素影响,通风性能较差;冬季受平面尺寸与中庭高度影响,只有上层部分空间可以有效得热。对于该种中庭,改造建议如下:顶部中庭封闭,采用玻璃中庭,冬季保温采暖,夏季在保证中庭顶部有开启面积的时候,增加一定的遮阳措施,增大进风口面积,优化展览空间布置方式,保证室内布局通风顺畅,优化周围场地环境,不阻碍自然风,可以最大限度的采取被动式的方式提高中庭的热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