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高尔斯华绥(Galsworthy,1867-1933)是英国一位享有盛誉的作家,他生前曾拥有大批的读者,并于193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但一直以来这位声名卓著的小说家却备受文学史家和批评家的冷落。在文学史上,他通常被冠以“爱德华写作风格代表人物”的头衔。同时,英国著名小说家维吉尼亚·吴尔夫尖锐的批评也为高氏贴上了“过时的”和“物质的”的标签。她认为高尔斯华绥对于社会历史信息的过分关注影响了小说中有关人性的探讨,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高氏的作品与爱德华时期历史语境的紧密联系。二十世纪60年代,新历史主义逐渐兴起。这种批评方式强调了历史语境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新历史主义学者在处理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语境的关系时,不再单纯地把社会历史看作是作品得以产生的时代背景,而是强调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与旧历史主义不同,新历史主义不再单向度地关注统治阶级的意志,而是强调了文本作为一个复杂变化的网络所包容的复杂变化的情感。《福尔赛世家》是高尔斯华绥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部“编年史式”的小说蕴藏着宏大的社会历史内涵。借助新历史主义的批评方法,本文剖析了视财产为生命的福尔赛人形象的变化与爱德华时期权力结构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揭示了小说之中所显露出的相互抵触的复杂情感,即是一种由于社会转型时期权力关系剧烈变化所导致的社会焦虑。本文借用了新历史主义之中的“颠覆”,“抑制”和“协合”三个关键词对《福尔赛世家》进行解读。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作为当时英国社会主流阶层的福尔赛人的堕落。而弥漫小说之中的尖锐讽刺则体现了“颠覆”的功能,即人们对于维多利亚晚期权力结构的不认同。在第二部分,作为福尔赛人敌手出现的“反福尔赛人”逐渐被同化,颠覆性力量被“抑制”,福尔赛人也被重新书写。福尔赛人形象变化的背后蕴藏着作者的复杂对立的情感,这种情感源自爱德华时代的人们面对权力关系变化产生的焦虑。在第三部分,新一代福尔赛人打破了他们作为财产奴隶的命运,迎来了人性的回归。高尔斯华绥的美学理想得以张扬,作者的主体意识与爱德华时代的历史语境也达成了“协和”。最后,在结论部分阐明了福尔赛人所经历的由“恶”转“善”的过程,以及这种转变所反映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焦虑情感和道德困境。在当时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之下高尔斯华绥只能寄希望于“美”来摆脱困境。高尔斯华绥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他透过对文本社会语境的关注表达了一种对于人性的不懈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