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高龄化、家庭小型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化养老模式越来越受到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重视。不过,由于中国养老保障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仅仅依靠政府提供的公办养老机构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由此,利用社会资源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过去几年的实践证明,鼓励和扶持民间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是非常必要的,与我国所倡导的新型居家养老的模式并不矛盾,二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不仅满足了老年人的多样化养老需求,而且也有力推动了老年产业的蓬勃发展和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进程。
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以及个别访谈的研究方法。首先探讨了河北省养老现状和政策取向,结合河北省的自然经济环境和文化传统,以及国内外关于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理论,分析了河北省在民办养老机构发展上所面临的矛盾、问题和发展前景。其次,通过对河北省部分市县的两百余家民办养老机构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从微观层面深入细致的分析民办养老机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环境条件和整体发展水平,找出制约河北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瓶颈性因素。最后,从政策制定和施行、社会力量的参与、机构内部的管理手段和组织发展等方面,对河北省民办养老机构进一步的发展战略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建议。
研究表明,河北省民办养老机构目前大多数还处在低水平、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初级发展阶段,资源占有少、盈利能力差。发展存在地区间不平衡,在某种程度还滞后于的当地经济发展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这就要求政府继续发挥好资源配置作用、强化政策执行力度,主动为养老机构提供“输血”式扶持。同时,作为任何一个经济主体,发展的根本还要取决于自身的“造血”功能是否完善,即是否能够及时把握市场的有效需求,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机构自身的市场化意识薄弱、角色定位不清晰,经营者的素质有限,规模化发展动力不足,人力资源劣势明显。只有同时解决好上述两方面问题,才能使民办养老机构摆脱资源不足的掣肘,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