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虚拟单能量成像(VMI)技术在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优化及狭窄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40例我院2019年6月-2019年11月期间,行DECT头颈部CTA扫描的患者。通过DECT后处理工作站,对所有患者的图像资料进行后处理重建,重建标准线性120 k Vp及非线性融合图像,并以10 ke V为增量,重建40~150 ke V的VMI图像,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虚拟单能量成像(VMI)技术在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优化及狭窄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40例我院2019年6月-2019年11月期间,行DECT头颈部CTA扫描的患者。通过DECT后处理工作站,对所有患者的图像资料进行后处理重建,重建标准线性120 k Vp及非线性融合图像,并以10 ke V为增量,重建40~150 ke V的VMI图像,然后保存图片数据。测量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大脑中动脉(MCA)及基底动脉(BA)的CT值及标准差值,计算对比噪声比(CNR),定量分析线性120 k Vp组、非线性融合组及VMI组的客观图像质量,并找出CNR最高的VMI系列;在VMI客观图像质量最优的前提下,定性评价其与线性120 k Vp组及非线性融合组,在头颈部CTA图像上主观评分的差异;在VMI客观图像质量最优的前提下,比较其与线性120 k Vp组及非线性融合组,对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和颈内动脉虹吸部狭窄程度评估的差异;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在客观图像质量评价方面,所测量的4组动脉中,VMI系列的最高CNR值出现在60 ke V;线性120 k Vp、非线性融合及60 ke V VMI组的CT值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60 ke V VMI及非线性融合组,4组动脉CT值均明显大于线性120 k Vp组(P<0.05),并且60 ke V VMI组的CT值均明显大于非线性融合组(P<0.05);线性120 k Vp、非线性融合及60 ke V VMI组的CNR值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60 ke V VMI及非线性融合组,4组动脉CNR值均明显大于线性120 k Vp组(P<0.05);60 ke V VMI与非线性融合组,CCA及ICA的CNR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线性融合组MCA及BA的CNR值均大于60 ke V VMI组(P<0.05);2.在主观图像质量评价方面,2名评估者在线性120 k Vp、非线性融合及60 ke V VMI组的主观评分上,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k=0.862,P<0.001),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6.10,P<0.001);60 ke V VMI及非线性融合组的主观评分均优于线性120 k Vp组(Z=-8.17、Z=-8.11,P<0.001),但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3,P=0.083);3组间可诊断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7.75,P<0.001),60 ke V VMI组及非线性融合组的可诊断率均优于线性120 k Vp组(Z=-7.07、Z=-6.96,P<0.001),但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9,P=0.276);3组间优异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1.35,P<0.001),60 ke V VMI组及非线性融合组的优异率均优于线性120 k Vp组(Z=-6.33、Z=-6.25,P<0.001),但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5.78,P=0.564);3.在狭窄程度评估方面,在颈总动脉分叉处,对于狭窄的检测和分级,3组重建方法均无显著差异(P=1.00),2名评估者在诊断狭窄方面均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k=0.891,P<0.001);在颈内动脉虹吸部,对于狭窄的检测和分级,3组重建方法均无显著差异(P=1.00),2名评估者在诊断狭窄方面均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k=0.828,P<0.001)。结论:1.60 ke V VMI为评价颈动脉和颅内动脉提供了较好的客观图像质量,非线性融合技术在颅内动脉的显示方面优于VMI技术;2.相比线性120 k Vp组,60 ke V VMI及非线性融合组的主观图像质量更佳,可诊断率及优异率也明显提高,但二者间差异不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count ratio,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count ratio,PLR)、单核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Monocyte-lymphocyte count ratio,MLR)对脓毒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临床病案系统中,收集自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对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评估。方法收集2020.03至2021.03期间我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s,ICU)所有诊断为脓毒症的住院患者100例,对所选对象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将符合标准的5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8天患者疾病转归,将患者分为幸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入院后检测生命体征,包括体温(Temperature,T)、呼吸
目的探索血清阴离子间隙(AG)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评估能力。方法注册完成相关伦理课程后取得重症监护医学数据库(MIMIC-III)的权限,采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提取符合脓毒症3.0诊断标准的患者相关资料。以患者28天死亡率为主要临床结局指标,90天死亡率、院内死亡率、ICU死亡率、住院时间和入住ICU时间为次要临床结局指标。所有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首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nea syndrome,OSAHS)患者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两种分型的特征,以及不同分型对心血管系统合并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1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的262例OSAHS患者,根据睡眠监测结果,按低通气占总呼吸事件比例,将患者分为以低通气为主要表现(Hypopnea-pr
目的:1.构建针对Livin的慢病毒基因沉默载体,以降低Livin基因的表达;2.沉默Livin基因,研究口腔癌细胞Cal 27对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敏感性的变化,并探索其可能的机制,为口腔癌化疗耐受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设计针对Livin基因的shRNA序列,构建慢病毒plv-shRNA重组质粒;2.plv-shRNA重组质粒包装为慢病毒颗粒并感染Cal 27细胞,经过相
背景及目的:氧化应激与多种临床疾病密切相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多合并心血管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应激性疾病。有较多研究发现,间歇低氧(IH)环境下氧化应激水平升高,抗氧化物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等水平减低。SOD1是生物体内关键的抗氧化酶之一,还可作为信号传播的控制器,其表达异常进一步影响脏器功能,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文献报道及我们的前期实验发现IH可致SOD1表达下调,但
目的:建立慢性间歇性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大鼠模型模拟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发生,探讨氧化应激、β-catenin的表达与CIH诱导的心肌纤维化之间的联系,观察依达拉奉对CIH诱导的心肌纤维化损伤的影响,为OSAHS所致的心肌纤维化和心肌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尿酸水平差异及其与睡眠监测指标的相关性;观察不同程度OSAHS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差异及尿酸水平对其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利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搜集2019年01月至2020年05月住院期间完成多导睡眠监测(PSG)的对象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475例研究对象。依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
目的:跟腱病是常见的临床疾病和运动损伤疾病之一,过度使用造成跟腱损伤退变是其主要原因,表现为局部疼痛和功能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和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Wave,ESW)是肌腱病治疗的可选方案,各具优势及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缺乏稳定性,本研究拟通过筛选ESW治疗兔跟腱病的最佳治疗
目的:通过建立慢性间歇低氧动物模型模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观察慢性间歇低氧动物模型肾损伤状况,探讨PI3K/Akt/mTOR自噬信号通路与慢性间歇低氧介导的肾损伤的之间的关系,同时探索依达拉奉对慢性间歇低氧介导的肾损伤以及对自噬信号通路的影响,为临床防治OSAHS所致的肾损伤提供新的治疗方向。方法:选取30只8周龄的SFP级雄性Wistar大鼠,使用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