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若错介形类反映的末次盛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che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受到印度季风、东亚季风以及西风环流的共同影响,它的隆起对北半球乃至全球的气候都具有重要作用。末次盛冰期(LGM)以来经历了寒冷干旱的LGM时期、气候迅速波动的末次冰消期和气候转暖的全新世。已有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末次盛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受亚洲季风和西风环流的显著影响,但这两大环流系统在青藏高原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及进退时间仍不清楚。青藏高原西南部的塔若错受到亚洲季风和西风环流的共同作用,其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研究该地区的气候演变历史有助于理解亚洲季风与西风环流在该地区的相互作用及区域气候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过程,尽管青藏高原西南部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缺乏长时间尺度的气候记录。因此,本文对塔若错长11.05m的岩芯TR14进行介形类属种、属种组合特征研究,并结合介壳δ18O、δ13C以及介形类-水深转换函数重建的湖泊水深,恢复塔若错末次盛冰期以来的湖泊水文过程和气候环境变化历史,获得以下几点认识:1、塔若错TR14钻孔中共发现和鉴定介形类6属6种,分别为中华小白花介Leucocytherella sinensis、意外湖花介Limnocythere inopinata、背瘤白花介Leucuocythere dorsotuberosa、西藏玻璃介Candona xizangensis、吉隆豆形玻璃介Fabaeformiscandona gyirongensis、土星介未定种Ilyocypris sp.。2、末次盛冰期:23.67~19.95 cal ka BP,塔若错气候冷干,晚期有向暖干转变的趋势,湖泊水深中等,具有一定盐度。末次冰消期:19.95~16.41 cal ka BP,湖区气候暖干,湖泊水深降低,盐度增加;16.41~13.28 cal ka BP湖区经历冷湿的H1事件,湖面略有下降;13.28~12.53 cal ka BP湖区气候变暖,对应于B/A暖期;12.53~12.16 cal ka BP出现气候变冷事件,是YD事件在塔若错的体现。全新世:12.16~9.88 cal ka BP,气候温暖湿润,湖泊水面上升,水体淡化;9.88~3.97cal ka BP,湖泊水位较高,湖水外溢;3.97~0 cal ka BP,湖泊深度较大,盐度较低,水体淡化,湖区气候表现为温暖湿润逐渐向温暖干旱转变。3、与其它记录对比发现,末次盛冰期以来塔若错流域气候环境变化主要受太阳辐射量的影响。23.67~19.95 cal ka BP期间,太阳辐射量处于低值,季风环流较弱,湖区主要受西风环流控制。在末次冰消期时西风环流仍然影响着塔若错流域,弱亚洲季风和弱西风环流可能同时存在,19.95~16.41 cal ka BP期间,随着太阳辐射量的增加,湖区气候转暖,但西风环流仍控制湖区,气候暖干;16.41~13.28 cal ka BP的H1事件和12.53~12.16 cal ka BP的YD事件期间,塔若错流域的气候环境变化以西风环流为主导,亚洲季风可能增强,湖区湿润程度有所上升;在13.28~12.53 cal ka BP之间的B/A暖期时,亚洲季风增强影响塔若错地区,湖区气候转暖。YD事件结束后的12.16~0 cal ka BP,在强烈的太阳辐射驱动下,季风环流迅速增强到达塔若错地区,早中全新世湖区气候温暖湿润,在晚全新世,受太阳辐射减少影响,季风环流减弱,湖区湿度有所下降。
其他文献
现有发泡材料中,聚合物发泡材料常应用于室内装修装饰的发泡材料,但聚合物发泡材料在使用时往往存在安全隐患,如耐火性较差、易老化等问题,且无法净化室内空气。我国室内环境的主要气体污染为木质材料如人造板和涂料等释放的甲醛与苯等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难以彻底清除,急需一种既能用于室内装修装饰,又能净化室内空气的新材料。因此本研究拟采用具有丰富且不规则孔隙结构的竹炭,通过利用水玻璃作为胶黏剂与发泡剂制备
学位
在电解水制氢技术中,具有优异催化活性的催化剂的使用可以降低电解水反应过程中的过电位,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因此探索开发高效廉价的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木材作为天然可再生的生物质材料,有廉价易得和易于加工的特点,但其不导电的性质限制了应用范围。高温碳化得到的炭化木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并且保持了木材的构造优势,有望在电解水领域得以应用。过渡金属磷化物被认为是最具有潜力的非贵金属催化剂之一。但是,由于导电性较差和
学位
干旱作为全球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澜沧江-湄公河作为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自20世纪以来,呈现出干旱频发的态势。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揭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气象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及与大气环流的响应关系,有助于全面地认识干旱发生和发展过程,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抗旱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tandard
学位
在断陷盆地地区,作为岩溶高原和盆地间的关键过渡地带的坡地地形分布广泛,起伏的地势使其地表浅薄土层易随地表径流流失,岩石出露,石漠化现象加剧,植被恢复对岩溶坡地地形起到较好的水土保持作用。滇东岩溶坡地上发育有演替序列完备的、不同恢复模式的云南松林,但对于该地区云南松植被恢复与地表团聚体稳定性和养分累积的协同演变机制和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本文以团聚体结构和团聚体δ15N值为切入点,以元江栲栎原生林和小铁
学位
木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建筑、装修装饰等领域,但由于其普遍存在尺寸稳定性差、易变形和腐朽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本文通过化学改性的方法制备了稳定性高、粒径小且兼具抗菌功能的水性环氧树脂体系。通过真空-加压浸渍的方法将水性环氧树脂体系注入到木材内部孔隙结构并原位固化交联,从而提高木材的尺寸稳定性和耐腐能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择两种不同官能度(二官能度和四官能度)的环氧
学位
为寻找黑龙江地区大麻扦插时最优生根剂浓度和基质,以黑龙江省工业大麻主栽品种“龙大麻5号”为试验材料,在快速生长期内以不同生根剂浓度在不同基质中进行处理试验,对其进行扦插生根情况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麻快速生长期最适宜的生根剂浓度为200 mg/kg,最适宜的扦插基质为珍珠岩与草炭土混合基质。
期刊
泊松比作为表征材料弹性的重要性能参数,对材料的加工及其成品的刚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系统开展竹材泊松比的科学研究,为具有特殊功能尤其是考虑泊松效应的竹质复合材料的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数据,对推动我国竹材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毛竹为研究对象,采用静电电阻应变仪和纳米压痕仪,研究了毛竹不同生长高度、竹龄以及竹壁径向部位的泊松比,分析了毛竹泊松比的变化规律;通过现代分析测试手段,
学位
小江河谷Cd污染是长江上游比较突出的一个环境问题,但目前学术界对其Cd污染来源并不清楚,有部分学者猜测可能与流域铜矿开采有关,但也有学者研究发现包括小江流域在内的整个金沙江中下游Cd污染都比较普遍。显然,仅用采矿活动是无法合理给出解释。针对此种困境,本论文从Cd元素在河谷内的空间分布调查入手,结合铜矿开采的主要污染物(铜矿石和尾矿渣)以及当地施用化肥的Cd含量分析对小江河谷表土的Cd污染源开展综合
学位
在全国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背景下,精确的区域碳汇评估是制定减排政策和技术方案的科学基础。湖泊作为水圈重要组成具有巨大的固碳潜力。湖泊碳汇作为陆地碳汇的关键组分,可能对全球陆地遗失碳汇产生重要贡献。全球喀斯特地区约占陆地地表面积的15%,其碳汇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近几十年来,在区域增温、流域植被退化和水体富营养化增强的背景下,云南部分湖泊的生产力水平和碳埋藏模式出现了明显变化。尤其在喀斯特发育
学位
草原生态系统是全球分布最广泛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提供多种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在区域气候和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草原生态承载力是评估草原生态系统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重要依据。随着草原围栏的建设,围栏对草原生态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草原的生产和管理也在围栏划分的牧场这一空间单元下进行。然而,当前关于草原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多集中在样地尺度或区域尺度,开展牧场尺度下草原生态承载力研究对于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