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是什么?这是哲学家始终追寻的一个问题。苏格拉底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认识你自己”,说明了认识人自身的困难与重要。至此,从古至今、无论东西方,无数先贤圣哲卷入了这一千古疑问的争论之中,并且由此问题进一步延伸出了人具有哪些特性,其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等一系列哲学问题。同样,对于马克思这一伟大哲学家的人性思想也吸引与困扰着众多研究者。正因如此,本文意欲通过对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者肖恩·塞耶斯(S.Sayers)的马克思主义人性思想的研究,来深入思考与阐发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人性思想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可行路径。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思想研究所存在的一个争论,即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之争。本质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批评理论必然要有一种普遍绝对的价值基础作为支撑,所以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一种普遍人性的观念;反本质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反人性”的,并不存在一种普遍的人性。不管哪种理论主张,都可以从马克思的著作文本中找到立论的依据,同时,又都有其难以解决的理论难点,正是基于此,塞耶斯试图超越二者的思考范式,寻找第三种理解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思想的路径。第二章对塞耶斯的历史主义人性论思想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与阐释。首先阐释了塞耶斯的马克思主义人性概念的一般内容,即人的各种能力与需求,它们既包括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所具有的感性自然需求,也包括作为社会存在物所具有的需求,即工作与休闲的需求。与密尔的功利主义人性论思想相比,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与之相同的地方是,人具有超越感性低级快乐的较高级快乐需求。而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人性观认为人的需求主要来自于生产活动或工作,消费需求是以前者为先决条件的。其次,从工作、休闲等人性视角论述了塞耶斯的观点,即人性并不是如本质主义所认为的那样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在历史中发展变化的,是社会历史现象。最后指出了,塞耶斯的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思想是对人性论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争论的超越,是在批判二者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深刻理解与阐释。第三章考察了塞耶斯的以人性思想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道德价值思想。首先,文章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关于道德理论的似是而非问题。其次,文章以马克思的正义思想为例梳理了对于这种道德理论问题的两种诠释路径。最后,文章从“对分析马克思主义二分法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的评价”以及“人性与道德价值”四个方面阐释了塞耶斯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道德观,指出,在塞耶斯看来,分析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与政治道德思想进行二分,将它们看作是互不相容的,是一种拒斥辩证法的思维方式。然而,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将二者看作为一个整体,将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奠基于社会理论的基础之上,以一种历史的、相对的、辩证的方法来思考马克思的人性及道德价值观念。最后,在结语部分,文章指出了塞耶斯以唯物史观的立场,用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人性以及道德价值思想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诠释,然而,同时也指出,他的思想具有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例如,易将人性与道德价值的问题还原为经济问题、从而忽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所蕴含的理论力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