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初探——以重庆地区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hao_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资源及能源的消耗,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城市环境的恶化以及能源危机。建筑空调设备的大量使用不仅加大建筑能耗,同时也对人体带来不利的影响。现行的节能措施存在一定的误区,节能政策不断的推出但建筑实际能耗却节节攀升。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正是基于上述情况,在满足人体生理需求、心理需求、传统习俗的基础上,追求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彰显地域特色的建筑设计。   文章首先从气候、人、建筑三者的辩证关系入手,论述了气候对人类发展历程、人体热舒适度、人的心理情绪、人群文化文化特征的影响,人对建筑的需求与建筑对气候的适应,以及气候基于人体热舒适度、人群文化特征的影响下在建筑层面的反映,最后提出了建筑师在处理三者相互关系时的责任。   其次,分析归纳了重庆地区的气候具有夏热冬冷日温差小、多云雾少日照、湿度大夏季多夜雨、风速小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重庆地区传统建筑适应气候加以分析总结,同时对重庆地区建筑适应气候进行调研,提出了一些现存问题并加以分析。   接着,在前文理论思考,重庆地区气候特征归纳,以及传统与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重庆地区气候的建筑设计:应以系统观与整体思维、科学发展与可持续、辩证施治与综合权衡为指导思想,应从传统建筑中吸取营养,应坚持以建筑设计为本的原则,以适宜技术为主的原则,为后文的设计策略部分提供指导思想与原则。   最后,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分别从总体布局、空间形态、构造技术三个层面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论述。设计策略立足于重庆地区,综合考虑气候的季节变化、昼夜变化、气候影响下的生活习俗、不同建筑类型的差异等因素,结合实例来探讨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总体布局设计策略,主要从亲近山水的心理需求、开放式布局利于交往、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朝向与日照通风、间距与日照通风、群体布局与日照通风六个方面进行论述;空间形态设计策略,主要从合理优化的体型系数、区分主次的功能划分、灵活多变的体量形式、多重考虑的过渡空间、改善气候的绿化空间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构造技术设计策略,主要从保温隔热的墙体、保温隔热的屋面、采光通风的窗户、灵活适应的遮阳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其他文献
中国从住房福利制时期到住宅市场化时期,即1950s到1990s末期,政府一共组织了9次全国城市住宅的设计竞赛,以国家政策为依据,聚集全国的设计力量,发起应对当时实际住宅建设需要
城市的起源总与水是息息相关,水可以说是城市发展的源泉,也是城市文明发展的动力。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滨水地段重建与开发项目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安徽省芜湖
在全球能源危机和国内外大力号召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各行业的节能技术与应用策略成为新世纪最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建筑行业因其巨大的能源消耗,节能研究乃当务之急。高等职业
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一波三折,它的发展方向一直是建筑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2000年加入国际贸易组织以后,与外国的交流日渐增多,外国建筑师纷纷涌入中国抢滩。国家级建筑项目
城市的快速建设和飞速发展,同样给城市带来了很多的问题。一是建筑与城市空间不能相互融合,二是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不能相得益彰。这两大问题使城市空间出现了整合的必要性。建
作为城市宝贵资源的城市河道,其景观的建设既要满足人们的休闲生活又要兼顾生态环境保护。辽滨水城的河道建设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区域位置、经济基础、城
地下空间侧维护体采用新型工业化建造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地下空间侧维护体有传统施工工艺,叠合现浇等多种施工工艺。不同施工工艺各有优缺点,论文对传统及现有地下空间侧围
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如何激发城市空间的活力,提高城市的品位,一直是众多学者们努力探讨的课题。近年来许多成功商业综合体案例的出现提示我们城市的生活质量可以通过恢复
城市慢行系统是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体,包括了购物、休闲、运动、交往、观光等复合功能的综合空间网络。在当今城市机动化和全球资源环境危机等多重现实背景下,慢行系统具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