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本身。市场经济中,消费者不仅是市场背后的基石,消费者的福祉更构成了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因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一直是市场经济体制中重要的法律课题。然而,在新兴的在线交易中,由于相应法律保护制度的不健全,使在线消费者的各项权益极易受到侵害。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正是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新的经济运作形式向固有的法律制度提出的挑战。而回应这种挑战,从来就是历史赋予法律人的光荣与使命。本文所要探讨的在线交易中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成文的。 由于在线交易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比较陌生,因此本文首先在第一部分介绍了在线交易的相关概念、分类、在线消费呈现出的新特点以及在区别于传统交易的在线交易条件下,法律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问题。继而在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国际组织OECD和美国、欧盟等其他发达国家的相应立法和司法实践,探寻其他国家对于在线消费者保护的先进经验,以资借鉴。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也是本文创新之处的体现。本文采用了案例研究的方法,以点带面地选取了在线消费者权益最可能受到侵害的几方面典型案例:消费者身份界定的法律问题;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问题和网络虚假广告及垃圾邮件的法律规制问题。通过对其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也正是最后一部分提出立法建议的现实基础。经过前面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的论述铺垫,第四部分分析了我国对在线消费者法律保护的不足及完善。由于在线消费者仍属于消费者范畴,因此,寻找我国现行法律体制中可以应用于在线消费者保护的法律渊源并对它们进行现实适应性分析是提出立法设想的首要工作。在完成以上工作之后,方可在现有法律框架之下提出相应的立法设想。本文对在线交易中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的立法设想由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两部分组成。前者是统领在线交易立法,并应首先加以确立的纲领性原则,后者则为在原则指导下的具体的制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