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的言说者——萧红、迟子建乡土小说比较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dou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红和迟子建,作为时隔50多年相继从东北黑土地走出的女作家,不约而同地关注着白山黑水,对其曾置身其中的地域文化作出了理性的观照和思考。她们主动选择了东北黑土地这一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来构筑自己的艺术世界,拿出全部的创作热情用心抒写着家园之思,挥洒着故土之恋。萧红和迟子建的乡土小说执著地表达着对黑土地的深情,对人的热情与关爱,对生命的珍视与眷恋,对人类存在的洞察与悲悯。文章构思如下: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选题意义、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论文框架结构。 第一章论述二人所采用的童稚视角的叙事策略。分析二人的童年经验对其创作的影响,并从现实的潜在对照、成人世界的“局外人”、对儿童本体世界的关注和书写等三个方面描绘童稚视角在其文章中的作用和表现。童稚视角包含着两位女作家叙事形式和言说方式的自觉,更是她们审视思索整个人类生存命题的起点和重要环节。 第二章论述二人如何为乡村女性代言。论述各自所处时代真正的乡村女性文本的缺失,二人采用女性视点叙事从父系文化的压抑和女性本体的悲哀内外两方面对乡村女性苦难的书写,她们以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视点,以自己对生活和艺术的独特感受和审美理解塑造乡村女性形象,展示了乡村女性生命情状、自我价值、人生意义的诸多形态,寄托了她们深切的女性关怀。对二人在书写过程中所流露的女性意识进行阐释,萧红为争取女性作为第二性的权利而呐喊,迟子建对男性与女性共生共存的关系的理解,暗含了她对双性和谐的期待。 第三章论述二人对生命存在的终极关怀。对自然万物的深情关注和对自然的理性思考,成为萧红和迟子建观照生命的重要角度。萧红笔下的自然时常流露出凄婉悲凉的色彩,迟子建笔下的大自然较为明丽纯净。她们注重从生存与死亡的两极,从普遍的日常生活方式中去探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对人生命运由生到死进行整体透视。萧红更多地是从启蒙角度来审视乡土,凝聚了她对中国社会的思考与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思,对于鲁迅是一种继承。而迟子建试图召唤一种质朴的生活方式,为乡村唱一曲挽歌,抚慰现代人疲惫和麻木的心灵。 第四章论述二人散文化、诗化的艺术追求。二入注重用情感串接全文和统摄全文,将自己的情感内化于整个文本的字里行间。情与景完美结合,造成无穷的意境美和诗的韵味。她们的小说结构挥洒自如,呈现出非情节化、非戏剧化的散文特征。 结语部分综观全文,指出两位女作家特立独行、卓尔不群,她们特有的价值追求和美学风格,为中国的乡土话语提供了独特的女性言说,对黑土地言说的背后,透视出她们对人类的普遍关怀和人类精神家园的永恒憧憬与追求。
其他文献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出发点和聚焦点必然是现代人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是否以标准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形式来组织生产和服务、形成
学位
如今的一些健康教育专家,常常强调老年人饮食一定要清淡,不能吃大鱼大肉,因为大鱼大肉会让老年人血脂升高,动脉硬化,危害很大。另外一个原因是认为老年人普遍消化吸收能力较差,吃大鱼大肉也消化吸收困难,那只能不吃这类食物。  在这种流行观点的教育下,很多老人都遵循这个原则,长年坚持饮食清淡,结果,有相当多的老年人变得营养不良,身体虚弱,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那么,为何这些老年人会出现这样的不利
原国家体改委的履历与“学者型官员”的印记,使得郭树清这位新任证监会主席被外界赋予了很多想象和期望,人们期待这位“市场派”会带来大刀阔斧的改革。郭氏上台之后,半年来亦暴风骤雨般地推出一系列新政策,颇呈一番新气象。  “新政策推得太频繁了,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急。”深圳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如此评价。  这似乎昭示着主事者强烈的改革欲望,但也似乎注定了,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  诸多新政策的出台并未能获得一致
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是计算每日所需摄入的总能量,然后具体到各类营养素的需要量,再由此决定每日主副食的选择。  通常采用比较实用又方便的食品交换份法。如同为25克能够产生90千卡能量的大米、小米、玉米面、荞麦面等为一个交换份,同为25克的大豆、红豆、绿豆、芸豆、青豆、干粉条等也为一个交换份。掌握这些的话,可帮助糖友方便选择、搭配主副食。可实际上,对于不少老年朋友来说,食品交换份法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