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史达祖词之比较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q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姜夔、史达祖皆为南宋词坛“风雅派”重要词人,在历代词话中也多将二人并称,但词史上对二人的评价却并不相同。二人同处于南宋中晚期,同为《宋史》无传的下层失意文人,在创作上都远祖周邦彦,注重音律,擅长琢句炼字、使事用典,多融化前人诗句入词。但二人又有着不同的个性气质与人生价值取向,其词作也是同中有异、各具特色,历代词话中对二人的评价也时有轩轾。特别是史达祖,因其曾为韩侂胄堂吏,其人品便为后人所诟病,甚至直接影响到对其词的评价。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二人的研究渐多,研究涉及生平仕履,题材内容,风格艺术,词史地位等,但却鲜有专文从比较的角度论述姜、史二人词作之异同。有感于此,笔者想对姜夔、史达祖这两位南宋中后期词人进行比较研究,拟对姜、史生平经历、个性气质以及词作的情感意蕴和艺术风貌进行比较,以期对其人有更加客观、公允的认识,并更准确、更清晰地把握二人词作的个性特征,进而正确地评价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为姜夔、史达祖词的情感意蕴之对比。主要结合姜、史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的人生遭际、个性气质把握其词中所蕴含的身世之悲、恋情之伤与家国之感。二人同处于风雨飘摇的南宋中后期,又一样的怀才不遇与恋情失意,因而其词在情感意蕴上有着诸多相同之处。第二章为姜夔、史达祖词之创作比较,主要从其词作的主体风貌、审美理想、表现手法等方面对比二家词艺术上之不同。具体表现为:姜词有高致,史词多绮思;姜词尚写意,史词重绘形;姜词善造境,史词工炼句。并进一步分析了二家词创作风貌不同之主体原因。第三章则从词史演进的角度对姜夔、史达祖二人之词史地位做一客观评价,并对姜、史二人之“人品”与“词品”问题重新加以审视。姜夔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晋宋雅士”,但其失意而不失志,坚持自我,以艺立身,以高洁之人品卓然一家。而史达祖投身韩侂胄门下“甘作权相堂吏”,虽不排除有一定的政治投机性,也确有其不得已之处,不能对其妄加指责。就词史地位而言,姜、史二人虽齐名,但姜夔于传统的婉约、豪放两派之外独树“清刚”一帜,堪当词坛开宗立派之巨匠,而史达祖在创作上则因袭传统词风较多,仅为北宋清真词派的嗣响传薪者。
其他文献
在文学发展史上,“多余人”是个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奥涅金和方鸿渐是文学史上两个重要的文学形象,相隔一个世纪,却有着相同的多余性,他
在《文心雕龙》诸多的评点家中,纪晓岚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家。纪晓岚见识卓越,具有深刻的洞察力,但是因为纪晓岚对《文心雕龙》的评点过于零散,不成体系,所以他对于《文心雕龙》
学位
施特劳斯《显白的教诲》中,提到莱辛思想的转变与回归。莱辛回归到源于古希腊柏拉图的两种教诲方式:“显白写作和隐微写作”。莱辛在思想上对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教诲传统
本文通过分析梦意象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流变,提出梦意象的发展在中唐时期出现重大转变,以“梦”为题材的作品呈现出感伤的倾向。梦意象具有虚拟性、理想性、批判性等特性,中唐时期
创作主体在生活实践中对自然、人生社会有着独特而深厚的情感体验。这些体验在他们大脑中经过加工与质变时,被创作主体付诸创作实践,文学作品因此而生。明清话本小说是创作主体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知识分子题材是个令人关注的所在,不同时代、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塑造了不同的耐人寻味的知识分子形象,从而显示出了比较明显的审美差
王度庐是民国武侠小说北派五大家之一,他既写武侠小说,也写社会言情小说,但他最出名的还是武侠小说,他的武侠小说代表作《鹤惊昆仑》《宝剑宝钗》《剑气珠光》《卧虎藏龙》《铁骑
戏仿有时也被译为滑稽模仿、戏拟,中外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作家采用戏仿的手法创作,作家通过对艺术成规、历史故事、经典文本等的戏仿,传达自身的主体立场,从而完成对戏仿对象的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