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常见疾病,严重危害母儿健康,病因不明。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探讨母体血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γ干扰素(IFNG)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PE)的相关性,探索其发病机制。 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Embase和Pubmed,收集1990年1月至2018年4月发表的关于子痫前期与I L-1β、IF N-γ的相关文献,从中筛选出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所有文献,在回顾全文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应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 使用Review Manager5.1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对于能提取到均数和标准差的正态分布的连续型变量,合并效应量采用标准平均偏差(SMD)及其95%可信区间(95%CI)表示,而对于非正态分布的连续性变量,提取文中的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后,采用散点图进行描述分析;二分类变量的合并效应量采用优势比(OR)及其95%CI表示。采用I2表示不同研究间的异质性,当I2<50%选择固定效应模型,I2>=50%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对数据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的分析,使用Rosenthal法计算失安全系数。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4篇与IL-1β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献,其中有19篇文献关于母血IL-1β水平与PE关系,5篇关于IL-1β的-511T/C和-31T/C基因型研究;共纳入27篇与IFNG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献,其中有22篇关于母血IFNG水平与PE关系,5篇关于IFNG的874T/A基因型的研究。 1、IL-1β与子痫前期 (1)Meta分析:共纳入12篇文献,子痫前期患者中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人群,合并的随机效应模型的SMD=0.40(95%CI:0.10-0.69,I2:86%,z=2.63,p=0.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其中的9篇关于孕晚期IL-1β水平进行亚组分析:①7篇病例对照研究(P=0.02,SMD:0.70,95%CI:0.13-1.26;I2:88%);②7篇关于血清中IL-1β水平(P=0.04,SMD:0.83,95%CI:0.12-1.54,I2:92%);③4篇关于轻度及重度PE中IL-1β(z=3.21,P=0.001,SMD:1.02,95%CI:0.40-1.64;I2:86%);3篇关于重度PE中IL-1β(P=0.02,SMD:1.35,95%CI:0.19-2.52,I2:88%);④4篇应用ELISA测定的IL-1β水平(P=0.01,SMD:0.92,95%CI:0.21-1.63,I2:87%),均与子痫前期发病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散点图分析:共有7篇文献采用中位数方式报道了PE和正常组人群的IL-1β水平,通过散点图直观显示,与正常孕妇相比,PE患者中IL-1β水平增加。 (3)基因型Meta分析:与IL-1β有关的-511T/C TT(P<0.05,OR:1.65,95%CI:1.29-2.11,I2:19%)及-511T/C TC(P=0.03,OR:0.78,95%CI:0.62-0.97,I2:0%)基因型与PE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511T/C CC基因型与PE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31T/CTC(P<0.05,OR:0.64,95%CI:0.51-0.80,I2:0%)及-31T/C CC(P<0.05,OR:1.92,95%CI:1.51-2.44,I2:0%)基因型与PE相关,而-31T/C TT基因型与PE关联无统计学差异(P>0.05)。 2、IFNG与子痫前期 (1)Meta分析:共纳入16篇文献,子痫前期患者中IFNG水平高于对照组人群,合并的随机效应模型的SMD=1.10(95%CI:0.62-1.59,I2:96%,z=4.44,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其中的13篇关于孕晚期IFNG水平进行亚组分析:①10篇病例对照研究(P<0.01,SMD:1.62,95%CI:0.83-2.42,I2:95%);②10篇关于血清中IFNG水平(P<0.01,SMD:1.88,95%CI:1.02,2.74,I2:96%);③4篇关于轻度和重度PE中IFNG水平(P=0.004,Z=2.90,SMD:1.39,95%CI:0.45-2.33,I2:94%);3篇关于重度PE中IFNG(P=0.004,SMD:2.68,95%CI:0.46-4.90,I2:94%);④9篇应用ELISA测定IFNG水平(P<0.01,SMD:1.88,95%CI:1.00-2.75,I2:97%),均与子痫前期发病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散点图分析:共有6篇文献采用中位数的方式报道了PE和正常组人群的IFNG水平,散点图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孕妇相比,PE患者中IFNG水平不一致。 (3)基因型Meta分析:与IFNG水平有关的874T/A AT基因型与PE相关[P=0.03,OR:1.32(95%CI:1.03,1.69,I2=0%)],而874T/A AA及874T/A TT基因型与PE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子痫前期患者IL-1β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其中采用亚组分析显示临床病例对照研究、血清中、重度子痫前期及ELISA测定的IL-1β水平均与子痫前期发病有关。采用中位数通过散点图直观显示,子痫前期与正常妊娠组相比IL-1β水平增加。 2.IL-1β基因多态性中-511T/C TT和-31T/C CC基因型可能是PE发生的危险因素;511T/C TC、-31T/C TC基因型可能是PE发生的保护因素。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关系需结合-511T/C和-31T/C两种基因型评估对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 3.子痫前期患者中IFNG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其中采用亚组分析显示临床病例对照研究、血清中、重度子痫前期及ELISA测定的IFNG水平均与子痫前期发病有关。PE和正常组人群的IFNG水平,采用中位数通过散点图直观显示,子痫前期与正常妊娠组相比IFNG水平不一致。 4.IFNG基因多态性中874T/A AT基因型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生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