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网络这一世界,网络用户的增多,引发了许多难以料想的事情,并且伴随着网络用户种类的多样化,给不同种类用户带去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初中生病理性网络使用便引起了关注。初中阶段是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时代的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期,在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具有无比重要的地位。如果学生在这一阶段具有病理性网络使用特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业焦虑,进而最终影响学业成绩,学生学业焦虑较高,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可能为了逃避学业成绩进而产生病理性网络使用行为。这说明,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病理性网络使用与学业焦虑会对学生造成较大的影响,是学生学业成绩好与坏的参考因素之一。本研究结合初中生学习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旨在了解初中生病理性网络使用、学业焦虑、学业成绩的现状,研究初中生病理性网络使用、学业焦虑、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探索初中生产生学业焦虑的原因,并根据学业焦虑的影响因素和团体辅导的相关理论设计团体辅导活动。该研究选取湖北省武汉市某一所中学,以其中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进行研究。发放问卷382份,回收有效问卷355份。根据数据结果筛选出20名高学业焦虑的学生作为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10名和控制组各10名,每组男女分别各5名。对实验组被试成员进行8次的团体辅导研究,控制组做8次非辅导性质的团体自由活动。结果显示,初中生在学业焦虑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初一年级的学业焦虑高于初二年级,学业焦虑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病理性网络使用不存在明显差异,初中生病理性网络使用、学业焦虑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病理性网络使用显著正向预测学业焦虑,初中生学业焦虑在病理性网络使用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显示,实验组经过团体辅导后的被试在病理性网络使用、学业焦虑、学业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业焦虑低于实验前的水平,学业成绩高于实验前的水平。控制组的被试其水平前后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在学业成绩上显著高于控制组。实验组在学业成绩增值均分上均显著高于控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