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现代汉语隐现句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根据隐现句中谓词性词语的语法构成特点把隐现句分为S1类和S2类,即:S1:NL+V隐现义+NP S2:NL+(V)+V趋+NP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S1类隐现句和S2隐现句中动词以及趋向动词的特点;并借鉴Goldberg(1995/2007)的构式语法理论,分析了隐现句的句式义以及句式义和动词义的互动关系等问题。我们把隐现句式的句式义概括为“隐现变化义”,即:凸现结果的隐现变化。隐现句中谓词性词语后的“了”或“来/去”凸现这种结果性。这种句式义会对句子中的动词和趋向动词的语义进行调整。我们认为,S2类隐现句是S1类隐现句的扩展,从模糊隐现到具体隐现,从表具体事物的隐现到表抽象事物的隐现,是隐喻扩展和语言精确表达的需求。第一章引言。界定了隐现句的定义和范围,介绍了本论文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阐述了对隐现句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也简略阐述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文献综述。对以往关于隐现句的定义、分类进行了归类描写和评述,对隐现句结构成分的研究以及隐现句句式义等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加以系统的梳理和总结,评述了前人研究的成绩和不足。第三章隐现句中谓词性词语分析。分析了S1类隐现句中的V隐现义和S2类隐现句中的谓词性成分V趋或者V+V趋的句法语义特点。根据V在S2类隐现句中所实现的语义量轻重不等,区分了隐现句中V存在的两个层次:同时指出从S2类隐现句到一般动作句,动词V在句子中所负载的语义信息量逐渐增加。本章通过语料分析对能进入隐现句的趋向动词进行统计,指出不同趋向动词在隐现句中的使用频率,根据来/去不同的虚化程度分析了S2类隐现句存在的三个层次,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能进入S2类隐现句的几个典型趋向动词的语义结构。第四章隐现句句式义分析。本章我们重点分析了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隐现句式的地位和隐现句式系统的扩展;第二,S2类隐现句中V出现的制约因素;第三,隐现句义式和动词义的互动;第四,隐现句式对NL、NP的制约。全章着重分析隐现句式义以及这种句式义对动词的选择整合和对NL、NP的制约,S2类隐现句中V出现的制约因素。隐现句中制约表隐现方式的动词V出现的因素存在着三个层次,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制约动词V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