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探讨不同透析方式对伴有糖尿病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选择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透析方式,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是2012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在本中心确诊的364例伴有糖尿病的尿毒症患者,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排除标准筛选后共纳入281例患者,按照透析方式不同分为HD组(n=143)和PD组(n=138),然后根据年龄、BMI、Charson合并症指数(CCI)按照1:1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后纳入患者210例,HD组与PD组各105例。第二部分通过排除标准筛选后纳入需紧急起始透析的135例患者,按照紧急起始透析方式不同分为us HD组(n=67)和us PD组(n=68)。两部分入选患者均记录透析前一般资料、临床化验指标及既往病史等资料,并随访患者透析期间的并发症及转归。应用Kaplan-Meier生存函数对两组患者的生存率进行比较,并对透析方式是否影响预后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1.HD组与PD组患者进行PSM前,HD组患者平均年龄高于PD组(P=0.003),PD组患者总蛋白水平高于HD组(P=0.044),进行PSM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化验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2.HD组在透患者比例高于PD组(P=0.001),转变透析方式患者比例低于PD组(P=0.000),但两组死亡患者比例对比无显著差异。Log-Rank检验提示HD组与PD组5年内生存率对比无明显差异,HD组与PD组患者1年到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vs94%、90%vs87%、86%vs80%、74%vs66%、66%vs59%。3.HD组与PD组患者针对透析方式是否影响预后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透析方式对患者的预后无显著影响。此外,对CCI、年龄、BMI、白蛋白进行分层后分别对透析方式是否影响预后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均提示P>0.05,故透析方式的选择不受以上因素的影响。4.us PD组患者尿量高于us HD组患者(P=0.044),其余一般资料及化验指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5.us PD组转变透析方式患者比例高于us HD组(P=0.000),但两组在透患者比例及死亡患者比例对比无明显差异。us HD组与us PD组患者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与4年内生存率对比无显著差异,us HD组与us PD组患者1年到4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2%vs92%、89%vs85%、86%vs85%、71%vs69%。6.us HD组与us PD组针对紧急起始透析方式是否影响预后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均提示紧急起始透析方式对患者的预后无显著影响。此外,对CCI、年龄、BMI、白蛋白进行分层后,分别对紧急起始透析方式是否影响预后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均提示P>0.05,故紧急起始透析方式的选择不受以上因素的影响。7.在PD导管置入术后5天内开始行透析治疗,短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以往研究中术后14天内开始透析治疗并无增加,故在PD导管置入术后5天内开始行透析治疗是可行的。结论:1.HD组与PD组患者5年内生存率无显著差异,且透析方式的选择不受CCI、年龄、BMI、白蛋白水平的影响。2.对于需行紧急起始透析的糖尿病患者,us HD组与us PD组患者的短期并发症发生率及4年内生存率无显著差异,且紧急起始透析方式的选择不受CCI、年龄、BMI、白蛋白水平的影响。3.对于伴有糖尿病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在PD导管置入术后5天内开始行透析治疗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