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小麦抗叶锈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作用机理初步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lmh86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叶锈病(Puccinia triticina)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害在我国主要麦区均有分布,近年来有逐渐加重趋势。本文通过田间和室内盆栽筛选,获得了对小麦叶锈病具有诱导抗性的菌株,对其分类地位、防控效果和诱抗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研究了部分菌株的诱导抗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如下:1.诱导小麦抗叶锈病生防菌株的筛选:将本研究室保存的4600株菌株发酵液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处理,通过田间试验进行初步筛选、盆栽试验复筛和田间防效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得到的4株高效菌株Sneb1462、Sneb1586、Snef384和Snef570均有诱导小麦抗叶锈菌的侵染的良好防效,并且还具有对小麦植株生长的促进作用。2.诱导小麦抗叶锈病生防菌株的鉴定: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反应测定和分子生物学序列比对分析方法对筛选出的生防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细菌Sneb1462为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细菌Sneb1586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2株真菌均为木霉属(Trichoderma)菌株,真菌Sneb384为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真菌Sneb570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3.细菌Sneb1462诱导小麦抗叶锈病的活性氧变化研究:利用多粘类芽孢杆菌Sneb1462发酵液包衣处理小麦种子,待麦苗长至一叶一心期接种小麦叶锈菌,对接种后不同时间点小麦叶片中活性氧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多粘类芽孢杆菌Sneb1462诱导+接叶锈菌处理前48 h内O2-和H2O2的含量明显升高,在其12 h和24 h峰值时分别是空白对照处理的1.49和1.62倍,说明多粘类芽孢杆菌Sneb1462在叶锈病侵染初期能够诱导小麦ROS的产生和积累,参与小麦获得系统抗性防御反应。4.细菌Sneb1462诱导小麦抗叶锈病相关防卫基因的表达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对接种叶锈菌后不同时间点小麦叶片中相关防卫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多粘类芽孢杆菌Sneb1462诱导+接叶锈菌处理后早期,Ta POD和Ta SOD防御酶基因显著表达,峰值时是空白对照的3.11倍和7.50倍。Ta PR-1、Ta PR-2和Ta PR-5病程相关蛋白基因在12 h时表达显著上调,分别是空白对照的2.83倍、7.50倍和9.89倍,说明多粘类芽孢杆菌Sneb1462在叶锈菌侵染初期参与诱导小麦相关防卫基因的表达,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其他文献
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是面向公众提供科技报告服务的重要窗口,是科研人员与社会大众获取国内科技报告资源最重要的途径。文章将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特点与用户满意度理论相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以其显著产量优势和抗虫效果深受广大棉农喜爱,其优势表现以及杂种优势产生机理已成为棉花杂种优势研究热点。本文采用加性—显性与环境互作模型(ADE),较系统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降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盐酸吡格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腿痛与相应的腰椎功能障碍,是一种严重影响工作、生活能力的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针灸疗法已被证实对本病有显著疗效,其中以夹脊穴为主
针对我国华北平原一年两熟地区水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土壤侵蚀严重、农业生产能耗大、成本高等普遍性问题,本着加速该地区传统耕作体系的技术改造,探索高效、优质、节能节
目的探讨多肽类降糖药利拉鲁肽的合成路线及纯化方法。方法采用固相合成法、Fmoc(9-芴甲氧羰基)合成策略合成利拉鲁肽,粗品利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纯化,分析型高效液相和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小麦产量对于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提高作物产量、改进品质的有效途径,杂种优势不强是目前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