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香港,黑帮题材一直是电影创作的热门选择,从1984年麦当雄执导的《省港旗兵》算起,黑帮片至今已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产生了大量的电影作品,其中,不乏《英雄本色》、《古惑仔》、《无间道》、《黑社会》等优秀作品。在这些各具风格、不同类型的黑帮电影中,刘伟强的《古惑仔》系列有其特殊地位,它既不是《跛豪》、《雷洛传》这类“枭雄传记片”的跟风之作,也不同于《无间道》、《黑社会》这类对黑帮群体进行人性挖掘的思辨型影片,而是以《古惑仔》漫画为原型,以身处草根阶层的青年黑帮成员为主要描写对象,一方面对失足青年的黑色人生明贬暗褒,一方面将“兄弟情义”和“出人头地”巧妙串联,形成了一部具有极强感官刺激和艺术渲染力的“另类”都市童话。本文将用四个章节对《古惑仔》系列电影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一、《古惑仔》系列电影与香港黑帮电影概观:本章从香港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及香港人对黑帮题材的审美偏好入手,分析香港黑帮题材电影长盛不衰及《古惑仔》系列电影产生的原因,并将《古惑仔》系列放在香港黑帮电影发展的轨迹中进行纵向比较,肯定其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二、《古惑仔》系列电影的亚文化分析:本章将结合犯罪亚文化、黑社会组织亚文化、青年亚文化等相关亚文化理论对《古惑仔》进行亚文化剖析,从主题、人物、情节、音乐等各角度归纳其内在亚文化特征,并具体阐释该亚文化对现实社会产生的影响。三、《古惑仔》的镜语特色:本章将重点从色彩、构图、景别、场面调度四个方面分析刘伟强的导演风格。四、比较视域中的《古惑仔》电影:本章选取了美国电影《好家伙》、日本电影《热血高校》系列、中国台湾电影《艋舺》等同类影片与《古惑仔》系列进行横向比较,在比较分析中探讨不同地域文化下《古惑仔》系列的独特魅力。《古惑仔》系列电影在香港电影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对香港本土及内地的青少年群体产生了持久的亚文化影响。本文的研究不仅仅只是对《古惑仔》的内容和形式作一个全面的梳理,更重要的是,将结合亚文化相关理论对“古惑仔亚文化”的形成原因及作用方式进行探讨,力求能够帮助青少年观众更为客观正面地读解该系列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