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临床病例,对美学区种植修复后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稳定性及其美学疗效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对影响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美学疗效及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为美学区种植修复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30例于山东省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就诊的美学区单颗牙缺失的患者,其中女性14名,男性16名,平均年龄30岁,共植入30枚种植体(12枚OsstemTS,10枚Dentium,8枚Astra),30例病例均需要骨增量措施。种植体愈合5个月后根据植体周围牙龈软组织情况决定是否行最终冠修复,若软组织形态不佳可先行牙龈诱导。于最终修复完成当天及修复后3、6、]2个月随访观察,分别记录种植修复体的临床指数(改良菌斑指数mPI、探诊深度PD、改良出血指数mBI),采用粉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和白色美学指数(white estheticscore,WES),即PES/WES指数对种植修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评分。结果:1.30例患者术后5个月复诊,术区软组织愈合良好,无红肿及瘘管;影像学检查示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种植体周围未见阴影区及病理性骨吸收。2.30例患者修复后3、6、12个月随访观察,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最终修复当天与修复后12个月种植体周围牙龈软组织检查临床指数进行数据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在随访期内改良菌斑指数(mPLI)、探诊深度(PD)、改良出血指数(mBI)未见明显改变(p>0.05)。3.采用Belser等[11]改良的PES/WES指数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美学疗效进行客观评估,30例病例PES值在3-6个月时有不同程度地增加,在6-12个月时无明显改变。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最终修复当天与修复后12个月获得的PES/WES指数进行统计,并对2组数据进行符号秩和检验,从表3可以看出最终修复当天与修复后12个月种植体周围近中龈乳头、远中龈乳头充盈情况及牙龈外形有明显改善(p<0.05),牙龈边缘及根方饱满度有较小增长(p>0.05),PES均值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1.对于美学区的单个缺牙间隙,在最终修复体戴入后3-6个月,PES分数可见增长。永久牙冠戴入后,种植修复体周围牙龈软组织进行重塑,近远中龈乳头高度增长,唇侧龈缘水平的变化使得牙龈曲线更加协调。2.种植体支持的临时修复体可使种植体周围的牙龈软组织美学效果提高。3.厚龈生物型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避免牙龈退缩带来的美学风险,因此术前评估患者牙龈生物型,根据患者牙龈生物型及骨量情况等制定手术及修复方案,从而提高美学区种植修复疗效。4.与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相比,软组织愈合后进行早期种植,在确保种植体三维位置的前提下,同期通过GBR技术完成水平向骨增量,可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