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RSV的GP5和M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对猪PBMC作用的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u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GP5和M蛋白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激活功能。以PRRSV PC疫苗株RNA为模板,应用RT-PCR扩增GP5和M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构建重组质粒p ET-32a-GP5和p ET-32a-M,经过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加入IPTG低温诱导表达。使用亲和层析纯化表达PRRSV-GP5和PRRSV-M蛋白。结果显示GP5和M重组蛋白以可溶性和包涵体两种形式表达,分子质量均约为30 KDa;将纯化蛋白分别免疫大耳白兔,按常规方法制备抗血清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其抗血清效价。结果表明,纯化后的蛋白可以与PRRSV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制备的兔抗血清效价高达1:64000,无菌采集未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的猪外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并分别加终浓度为10μg/m L的GP5和M重组蛋白进行体外培养,并用免疫荧光抗体技术(IFA)观察两种重组蛋白与PBMC的结合情况。IFA结果显示,PBMC出现红色荧光。表明表达的两种蛋白均与PBMC结合。进一步采用不同浓度的两种重组蛋白体外刺激猪PBMC,利用ELISA方法检测淋巴细胞中IL-10、IFN-γ、TGF-β1及TNF-α的分泌,同时采用CCK-8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测定两种重组蛋白对PBMC增殖影响情况,以及不同浓度的两种重组蛋白刺激PBMC分泌NO的情况,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两种重组蛋白显著促进了PBMC细胞因子IL-10、IFN-γ和TNF-α的分泌(p<0.05):并且能够刺激PBMC引起PBMC增殖和增加NO分泌(p<0.05)。
其他文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内旧有建筑物越来越多,这些老旧建筑的存在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以前我国对这些旧建筑采取的处理方式是拆除重建。根据住建部最新消息,我国将在2020年结束最后的棚户区改造,并推行旧改新政来取代棚改,也就是全面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原有建筑的建筑容量已不再满足使用要求,如果重建高层建筑不仅会耗费大量资金和时间,还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不断变化、逐步提升,对于居住环境的条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居住小区是当今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其不仅仅用于居住所需,更是一个用于调节人们在长时间工作、学习后疲惫身心的地方,而且是离人们住所最近、最方便到达的地方,故居住小区的公共设施是否健全、景观绿化是否优美以及是否能让居民在小区内充分放松身心等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近些年来,北京市新建小区基本上都会充分
本研究以锡林郭勒盟阿巴嘎黑马鲜马奶及发酵过程中酸马奶(共13个)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液相色谱技术探究关键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微生物动态演替规律。在此基础上,探究微生物群落结构与风味成分变化的相关性。结论如下:(1)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规律研究。共检测到5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19种酸类、17种酯类和7种醇类等。基于香气活力值(OAV)分析发现,对
乳酸菌胞外多糖作为天然绿色的增稠剂、乳化剂和稳定剂等,可改善乳制品的品质和口感,是目前乳制品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以分离自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的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IMAU 20561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不同氮源培养基中的表型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探讨其在不同生长时期与胞外多糖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量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S.thermophil
黄河(内蒙古段)在每年的冬季至春季都会经历一个冻结-融化的过程,是典型的季节性冻土区。河道两侧堤岸土层整体可归属为第四季松散河流堆积物,在每年反复经受季节性冻结-融化的作用过程之后,堤岸土体间的颗粒结构、力学性质以及强度特性等都会发生较大改变,而这些土体结构的微观变化加之汛期河流对岸坡的冲刷,往往会加速堤岸边坡的破坏,从而触发河岸崩塌,造成河床的抬高,威胁堤外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基于冻融过程
本研究以营造不同的贮藏环境、研究贮藏环境对贮藏过程中有益物质有害物质产生的影响!低O2高CO2的气氛组成与之有什么关联为目的;采用熔融共混的方式制备出可控自发气调的可降解包装材料,以聚乳酸(PLLA)为基材,添加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内酯(PCL)和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制备共混薄膜,通过测定贮藏期间包装内的气体浓度、感官评定、草莓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总酚和黄酮含量等
乌兹别克斯坦是位于中亚中部的一个多民族国家,传统发酵乳制品是当地居民饮食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了解乌兹别克斯坦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的乳酸菌组成及细菌多样性,采集了当地自然发酵的酸牛乳和酸马乳样品,经纯培养方法与PacBio SMRT测序技术对这些样品的菌群结构进行分析。其研究结果如下:1.在乌兹别克斯坦两个地点共采集了31份自然发酵乳样品,其中大多数样品的乳酸菌活菌数在107CFU/m L以上
土壤盐碱化已成为全球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内蒙古河套灌区杭锦后旗为代表的农用地盐渍化严重,淡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灌区内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目前,“滴灌+沙穴”是一种新型改良盐碱土的种植结构模式,对龟裂盐碱土具有较好的改良效果,而对河套灌区内不同土壤质地、不同矿化度微咸水灌溉的适用改良技术及可实施性有待进一步商榷。因此,本文以河套灌区杭锦后旗代表性盐渍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滴灌+沙穴”结构为前提条
降水与气温关系的演变会对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影响,但目前仍未能在大区域内全面、系统地揭示降水与气温关系的时空变异性,亦存在植被对降水与气温关系的响应不明确等问题。中国北方地区幅员辽阔,涵盖气候类型多,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在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具有代表性,揭示中国北方地区降水与气温关系的时空变异性及植被对降水与气温关系的响应对于在中国北方,乃至全球范围内深入解气候变化、应对水资源问题和改善生态环
HARBI1蛋白属于DDE_Tnp_4家族蛋白,完全由约四亿五千万年前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硬骨鱼纲)中活跃的Harbinger转座酶衍化而来,HARBI1基因是迄今唯一与已知的Harbinger转座元件同源的脊椎动物基因。与HARBI1同源性最高的蛋白质由一个自主的Harbinger3_DR转座子编码的,Harbinger3_DR衍生的非自主转座子对一个17bp的回文目标位点有着显著的偏好,这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