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剂片约束电弧焊接方法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yc2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焊剂带约束电弧焊接方法完成了对5mm厚的430铁素体不锈钢等薄板的焊接过程并得到了成形良好的焊缝,证明了该焊接方法的可行性。但是,之所以这种方法没有推广到工业化生产的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焊接带。课题组设计了小型、独立的焊剂片及在坡口中的放置方法,采用焊剂片约束电弧焊接方法进行焊接试验。因为以往焊剂带的制备方法限制于手工制作,虽然设计了焊剂带的制作设备,但还不能满足自动化、大批量的生产要求。本文还需要对焊剂片的自动化制备设备及其工艺进行进一步改进。在以往焊剂带制作的基础上,本文先设计了焊剂片在坡口中的放置方法,对于焊剂片的自动化制备过程,本文采用压涂和压片两种方法进行自动化制备焊剂片的试验,并对制备焊剂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压片方法制备焊接片的制备工艺可靠且容易控制;在影响焊剂片制备的因素中,焊剂干湿度、颗粒度,水玻璃浓度和模数,焊剂粉料与水玻璃的配比比例及烘干方式等因素对焊剂片的成形及质量的影响都很大。采用焊剂片约束电弧焊接方法对两种不同搭接形式的T形接头进行焊接试验,重点研究焊接工艺。结果表明:通过采用此种焊接方法实现了单道焊三面成形的T形焊接接头;并通过对工艺参数的匹配关系的调整,得到了焊接工艺参数的匹配范围。其中,焊接电压是影响芯板与面板连接处熔合的主要因素;该方法焊接热输入小,其范围约在0.37~0.55KJ/mm。对两种不同搭接形式下的T形接头通过焊剂片约束电弧焊所焊接得到的T形焊接接头进行微观组织分析,硬度和力学性能的测试。采用H08Mn2Si焊丝,第一种和第二种搭接形式所得到的T形焊接接头的焊缝区域的显微组织相同,主要是针状铁素体;对热影响区,主要区别体现在芯板方向的热影响区上,由于两种接头芯板材质的不同,其显微组织的差异较大,前者的显微组织是粒状贝氏体,后者的显微组织是贝氏体、铁素体,而面板方向的热影响区的组织相同,主要是粒状贝氏体;对熔合区,其组织分别为粗大的马氏体和板条状马氏体;对于硬度测试结果,在面板方向上的硬度分布相近,焊缝与母材为高强匹配;而在芯板方向上,前者的硬度分布趋势与面板相近,但后者的硬度分布,热影响区的硬度高于焊缝和母材的硬度,两者相比,后者热影响区的硬度比前者提高了153.2HV;对于拉伸试验,前者的断裂位置位于芯板处的母材上,距离热影响区较近,后者的断裂位置位于面板与芯板连接处的焊缝上,后者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和最大载荷处对应的强度比前者要高。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我国现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研究,得出虽然现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中均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了循环经济的内容,但我国
石墨烯的发现,为材料物理和化学家们寻求更多的类石墨烯二维材料,如硅烯和锗烯等开辟了一扇新的大门。人们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发现石墨烯具有高力学性能和高电学性能等诸多优异的性质,因此掀起了石墨烯的研究热潮。此外,石墨烯具有弱自旋轨道耦合和长自旋相干长度的性质,因而其在自旋电子学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是石墨烯本身是没有磁性的,为了使其更好地应用于自旋电子学,在石墨烯体系中引入磁性,尤其是长程铁磁性就显得
学位
采用热涂(熔)敷技术在铁基模具上制备高铝青铜火焰喷涂及等离子喷焊层,并对其进行热扩散处理。采用OM、XRD、SEM、EDS分析涂(熔)敷层表、界面组织结构及Fe、Al元素界面扩散;
近年来,不同地区的水环境中检测到了抗生素的存在,作为一种新兴的有机微污染物,饮用水处理工艺对其去除效果不甚理想。由于水体中的颗粒物能够吸附这些微污染物,因此,去除颗
纤锌矿结构的Cu In S2(WZ-CIS)以其独特的光学特性,以及在实验制备中表现出灵活的化学计量学等特点,目前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光电材料应用在太阳能电池的吸光层。典型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是:前电极|Zn O窗口层|Cd S缓冲层|CIS吸光层|Mo背电极|玻璃。研究发现,在CIS吸收层沉积过程中部分S原子会向Mo背电极层发生一定的扩散,结合Mo背电极层部分Mo原子,在CIS层与Mo层之间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入选原因:很长时间以来,在海外拍卖市场中雕塑都是主角之一。特别是近两年,雕塑类拍品更是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拍卖价在2000万美元以上的雕塑已屡见不鲜。与国际雕塑市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分汊型河道是一种常见的河型,其纵向离散特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室内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分汉型河道的纵向离散问题开展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