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城镇化发展举世瞩目。城镇化发展是未来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也是解决我国改革发展难题的重要出路。但是,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绝大部分长期在城镇务工的农民工仍然没有享受到城市居民应有的待遇,以及对所居住城市无法产生归属感;城镇规划、管理水平低,发展模式粗放;盲目追求土地城镇化导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城镇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行政级别高的城市发展极为迅速。因此,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变化,小城镇的发展将成为未来城镇化战略的重点。我国小城镇分布面广、覆盖面大,小城镇作为农村通向城市的结合点,它能有效融汇城市和农村的各种要素,既具有农村特点,又具有城市基本特征,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渡。小城镇的发展对农村的发展和广大农民利益的提高具有更大的牵引和带动作用,因此,应该把小城镇发展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为小城镇的发展创造崭新的历史机遇。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最难点,是在贫困地区。李克强总理在作2014年党的《政府工作报告》时,表明了我国解决贫困问题的坚定态度,要以战斗精神攻克贫困难关。连片特困地区的划定和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正是党中央解决国家发展不均衡,促进改革开放成果共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2011年5月颁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已明确武陵山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新时期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其中,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以下简称“武陵山片区”)不仅贫困现象突出、贫困人口众多,而且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跨省面积广阔的革命老区,是扶贫攻坚主战场的先行试验区。本论文将武陵山片区的小城镇发展模式,置于国家对新时期连片特困地区进行扶贫攻坚的大背景下,通过背景分析、核心概念界定、理论嵌入、经验启示、实地调查、问题剖析、模式总结、政策建议等方面的研究,提出符合连片特困地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这对从学理性和实践性两个维度完善和丰富我国小城镇发展理论体系,推动我国连片特困地区城镇化发展,创新扶贫开发模式,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助推扶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分析总结参考文献,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同时通过资料搜集分析,总结出了目前我国连片特困地区小城镇发展具有总体生态环境恶劣、城镇化水平低,城镇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方式粗放,城镇规划不合理、空间结构分散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在探索武陵山片区小城镇发展模式过程中,本文选取了片区内六个重点城市中的核心城市——铜仁市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通过对铜仁市的部分乡镇和基层政府机关以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地调研,并根据问卷的有效回收数据和实际访谈情况,来深入剖析铜仁市小城镇发展现状和铜仁市小城镇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总结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典型模式的经验基础上,按照总体性原则、区域差异原则、规模扩张原则、突出优势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地构建出适合铜仁市小城镇发展的模式——圆形扩展模式、工业区位聚集发展模式、沿交通线发展模式和建设中心村模式,并从科学规划城镇发展、提高城镇集约运行能力、消除制度障碍等方面推进小城镇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建立拥有自身特色、提供充分就业、宜居和谐、环境优美的小城镇。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为武陵山片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以下对策建议,分别是:科学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合理制定产业发展策略;清除制度障碍,培育健康发展新机制;加强城镇科学管理水平,提高城镇集约运行能力;完善多元投融资体系,建立良性循环机制;加强城镇基础设施现代化,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政策扶持力度,重视人才战略发展。全文共分七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和问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章是相关重要概念及文献综述。第三章是关于连片特困地区小城镇发展现状的分析。第四章是研究设计和研究对象概述。主要包括问卷的设计和分析方法、调查对象概况、抽样方法和样本基本情况。第五章是根据铜仁市小城镇发展现状,对在以往小城镇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基础上,对铜仁市小城镇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第六章是基于上述研究,提出武陵山片区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七章是结论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