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缅甸,作为中国的传统友好国家,自建交以来一直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保持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这也为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缅石油管道的开工和建成,成为两国合作的里程碑式的事件。新一届中国政府倡导的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舞台都为中缅关系的长远发展铺设了良好的合作平台。 2010年缅甸进行了全国大选,新一届缅甸政府上台以来,在政治上进行了民主化改革,放松了对国内舆论和民主思想传播的管制;在经济上采取了开放战略,欢迎外国的资本到缅甸进行投资;在外交上积极奉行多元化外交战略等等,缅甸国内的这种变化给中缅关系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缅甸新政府迫于民众的舆论压力,关停了中方在缅的一些投资项目。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缓和与缅甸的关系,实现了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首相卡梅伦以及欧盟等官员的对缅甸的访问。缅甸积极融入东盟,并且成为2014年东盟的轮值主席国。面对缅甸自身的变化以及中缅关系中的个别事件,舆论普遍认为中缅关系出现了重大挫折。面对这一舆论的担忧,本文将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中缅关系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并且深入探讨美日欧印等大国在缅甸的地缘政治利益以及对中缅双方的地缘政治价值进行理性的分析。 地缘政治学理论是以地理为基础而进行的利益分析,在当今国际关系理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伴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地缘政治学的内涵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进入21世纪的当今世界,生产力更加发展;交通更加便利;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地缘政治学理论也通过自身的发展不断影响着当今世界,例如,地缘政治不相邻的国家由于某些特定的条件也发生了地缘关系,出现了“大地理学”或“大地缘政治学”。美国由于与菲律宾和新加坡是盟友关系,这也就使得美国与东南亚国家产生了地缘政治关系等等。基于这种事实,美日欧印等国都在谋求全球性的地缘政治布局。缅甸处于“东向”和“西向”的十字路口的战略位置,自然成为大国拉拢的对象,缅甸国内的变化也为大国进入缅甸创造了条件。以上因素都给传统的中缅关系带来了一些挑战,但是不会动摇中缅关系的地缘政治合作根基。本文就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探讨中缅关系并为新时期的中缅关系调整给出科学化建议。 通过一系列分析旨在解决以下问题: 1.中缅双方的地缘政治价值分析 2.2010年缅甸大选以来出现新问题的表现 3.地缘政治因素对缅甸外交政策的影响 4.地缘政治视角下发展中缅关系的新举措 本论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地缘政治理论并且对中缅地缘价值进行分析。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首先分析地缘政治的基本概念。其次主要分析地缘政治的本质与规律。第二节主要分析缅甸对于中国的地缘战略价值,阐述了缅甸是中国能源战略的安全保障、中国印度洋战略的重要支点、突破美国遏制、围堵的缺口。第三节主要分析中国对于缅甸的地缘战略价值,阐述了中国是缅甸政治上缅甸国际战略中的后援、经济上缅甸发展中的最大的外资和援助来源国、缅甸国家团结稳定的斡旋者。 第二部分将论述中缅关系的历史回顾以及2010年以来突显的新问题。第一节将阐述中缅关系的历史回顾,从建交阶段到今天的转型发展阶段。第二节将研究中缅关系在2010年以来呈现的新问题:1.政治上中缅官方互信度走低。2.社会或民间层面反华倾向增强。3.经济上传统中缅经济合作关系受到冲击。4.中缅地缘关系中区域性问题显性化。 第三部分将分析中缅关系新问题的地缘政治因素分析。首先,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美日欧印角力缅甸。其次分析东盟在缅甸外交政策中的依托作用增强。再次是地缘政治因素引发了缅甸内变:1.缅甸的政治民主化改革。2.缅甸的经济上多元化战略。3.缅甸的外交上“中立平衡政策”。4.缅甸国内局势不稳定。 第四部分主要分析地缘政治视角下中国应对中缅关系新问题的战略选择。首先中国在中缅关系未来发展中要明晰自身的地缘角色。其次中国在应对中缅关系新态势时要客观审视缅甸的变化。再次中缅关系发展要进一步拓展地缘互信合作原则。 最后是结论,在本部分对相关问题进行总结,最后为进一步研究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