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是一种自限性、病因不明的全身性血管炎,主要见于5岁以下儿童,男孩较多见,世界各地均有报道,地区种族分布以日本及亚裔人发病率最高,自发现40余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不完全川崎病(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 iKD)由于临床特征出现不完全,临床上早期诊断相对困难,延搁了早期治疗,大量研究报道显示i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大大高于典型川崎病患儿,而近年来iKD病例报道日益增多,传统的诊断标准已经在临床工作中显现出不足,早期诊断iKD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大量有关iKD与典型KD (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 cKD)的对比研究显示,虽然在临床表现上,iKD要比cKD少,但在其实验室指标上却具有一致性。因此,虽然川崎病患儿的实验室指标的改变并非特异,但注重其实验室指标的改变非常有助于iKD的诊断。在诸多实验室检查指标中,最为重要的是全身炎性指标的明显升高,2004年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在制定不完全川崎病诊断评估指南时,将ESR、CRP、PLT、WBC等8项常用实验室指标列入iKD的参考诊断,但迄今为止,有关AHA提出的8项实验室指标在诊断iKD中的临床价值研究不多。为此本研究希望通过对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5年来93例川崎病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比较iKD与cKD的临床特点异同、最后选择同期iKD性别年龄无差异的45例脓毒症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AHA提出的8项实验室指标异常发生率的异同,探讨其在早期诊断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意义。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与分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儿内科住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共105例,其中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12例患儿,共93例病例入选,其中男67例,女26例,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将其分为iKD、cKD两组。对照组:选择与iKD同期性别年龄无差异的45例脓毒症患儿。2方法回顾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儿内科住院收治的93例川崎病患儿。记录患儿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入院前病程、确诊时间(自入院到确诊的时间)及确诊时病程等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辅助检查、心电图改变、心脏超声心动图冠脉情况。总结分析:①93例川崎病患儿般情况、临床特征;②比较iKD与cKD两组之间在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冠状动脉改变的异同;③比较AHA推荐的8项增补的实验室指标异常发生率及≥3项指标异常的百分率在iKD组与脓毒组间有无差异。3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定量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正态性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χ2),以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1.KD患儿5年间住院人数较前增加,以小于5岁下为主(93.55%),男孩多见(占72.04%),发病季节高峰男女不同,男孩主要为夏季,女孩为春季,主要临床特征中,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其他5项临床表现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口唇改变、多形性皮疹、双眼球结膜充血、四肢末端改变、颈部淋巴结肿大,冠脉损害发生率为33.3%,主要以轻中度扩张为主;2.iKD与cKD组相比,年龄性别比无差异(P>0.05),确诊时间长,除发热外,余5项临床表现出现少,在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的比较中除CRP异常发生率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脉损害发生率高(58.33%vs17.54%,P<0.05);3.8项AHA推荐的实验室指标中,iKD组与脓毒症相比较只有ESR异常升高及≥3项指标异常的百分率明显高于脓毒症组(P<0.05)。结论1.iKD与cKD相比,实验室指标具有一致性,但确诊时间长,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高;2.AHA推荐的8项实验室指标特别是ESR,有助于川崎病患儿的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