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三十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将由过去依赖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逐步转变为依赖于低能耗、低污染、高收益的产业。随着中国廉价劳动力资源的逐渐淡出,以及步入老龄化社会,制造业必将迈向资本和技术含量更高的智能制造,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为主,必将转变为创新驱动为主,以此促进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中国必然要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导产业之一——工业机器人产业。鉴于工业机器人产业在中国智造体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壮大必然会对制造业,乃至中国经济产生影响,本文基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应用演化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作用机制及路径选择进行研究。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分别为:
第一章,导论部分,从宏观视角介绍研究选题的缘由,并介绍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部分,介绍本文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基础,即提炼出演化经济学中的九个基础理论为全文的理论工具,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全文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作用机制部分,从演化经济学的经济活动异质性理论、历史报酬递增理论、系统协同效应理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斯密-杨格定理等五个相关理论出发,分别凝练出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五种作用机制,即差异性机制、高收益机制、整体互动机制、正负反馈机制、分工,创新机制。并且从理论上指出,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理论上说明了为什么需要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
第四章,历史经验透视部分,运用历史分析方法,从经济史的视角分析概括日本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中国的经验启示、ABB机器人企业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启示,以及造成中国高铁、汽车同样的“市场换技术”策略的成败差异的原因和光伏产业的起伏跌宕的原因,从中总结出对中国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经验启示。
第五章,路径选择部分,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中国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路径选择问题。从体制选择、政策选择、市场选择、企业选择、技术选择等层次,以异地物种形成原理、两种机会窗口理论、最小限度打乱原则、路径解除与路径形成为理论基础,提出相应的路径选择途径。体制选择,主要是构建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政策选择主要是从产业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就业政策等方面对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予以支持;市场选择是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来阐释,企业在选择市场时需要做的事情和政府需要保护扶持本土企业;企业选择主要是侧重于创新,没有创新,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发展壮大,成为行业龙头;技术选择分析,打破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对中国的优势地位。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理论归纳法、历史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所用研究方法遵循历史.结构.制度的演化经济学分析范式,对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作用机制和路径选择从理论上进行了初步探讨。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是第一次应用演化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进行研究,并且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论文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演化经济学的应用范围,是一次理论应用的尝试。与主流观点不一致,本文侧重于经济民族主义,侧重于对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进行独立自主发展,但也重视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主张在符合WTO框架下,对制造工业机器人的本国企业进行适当保护。
本文重点在于作用机制和路径选择部分,同时也是演化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应用的最多的部分,强调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性以及对于怎样发展该产业做了政策分析。同时,由于时间仓促,对整个理论工具的使用不是很充分,留下了遗憾。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分别为:
第一章,导论部分,从宏观视角介绍研究选题的缘由,并介绍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部分,介绍本文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基础,即提炼出演化经济学中的九个基础理论为全文的理论工具,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全文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作用机制部分,从演化经济学的经济活动异质性理论、历史报酬递增理论、系统协同效应理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斯密-杨格定理等五个相关理论出发,分别凝练出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五种作用机制,即差异性机制、高收益机制、整体互动机制、正负反馈机制、分工,创新机制。并且从理论上指出,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理论上说明了为什么需要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
第四章,历史经验透视部分,运用历史分析方法,从经济史的视角分析概括日本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中国的经验启示、ABB机器人企业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启示,以及造成中国高铁、汽车同样的“市场换技术”策略的成败差异的原因和光伏产业的起伏跌宕的原因,从中总结出对中国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经验启示。
第五章,路径选择部分,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中国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路径选择问题。从体制选择、政策选择、市场选择、企业选择、技术选择等层次,以异地物种形成原理、两种机会窗口理论、最小限度打乱原则、路径解除与路径形成为理论基础,提出相应的路径选择途径。体制选择,主要是构建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政策选择主要是从产业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就业政策等方面对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予以支持;市场选择是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来阐释,企业在选择市场时需要做的事情和政府需要保护扶持本土企业;企业选择主要是侧重于创新,没有创新,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发展壮大,成为行业龙头;技术选择分析,打破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对中国的优势地位。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理论归纳法、历史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所用研究方法遵循历史.结构.制度的演化经济学分析范式,对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作用机制和路径选择从理论上进行了初步探讨。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是第一次应用演化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进行研究,并且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论文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演化经济学的应用范围,是一次理论应用的尝试。与主流观点不一致,本文侧重于经济民族主义,侧重于对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进行独立自主发展,但也重视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主张在符合WTO框架下,对制造工业机器人的本国企业进行适当保护。
本文重点在于作用机制和路径选择部分,同时也是演化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应用的最多的部分,强调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性以及对于怎样发展该产业做了政策分析。同时,由于时间仓促,对整个理论工具的使用不是很充分,留下了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