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997年《刑法》规定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必须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有传播严重危险,但甲类传染病仅包含鼠疫和霍乱,致使本罪几无适用可能,司法实践并无相应案件,理论界也并未对本罪有过系统研究。《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本罪进行了修改,将适用范围扩大至甲类传染病和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在此背景下,如何区分本罪与其他相关罪名、如何认识理解本罪构成要素,以及就构成要素的认定标准进行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年《刑法》规定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必须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有传播严重危险,但甲类传染病仅包含鼠疫和霍乱,致使本罪几无适用可能,司法实践并无相应案件,理论界也并未对本罪有过系统研究。《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本罪进行了修改,将适用范围扩大至甲类传染病和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在此背景下,如何区分本罪与其他相关罪名、如何认识理解本罪构成要素,以及就构成要素的认定标准进行讨论明确,就成为了妥善适用本罪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对于传染病类犯罪的规制及疫情防控秩序的维护而言意义非凡。本罪主要客体是防疫秩序,本罪次要客体是公共卫生安全。防疫秩序作为本罪主要客体,得以彰显本罪有别于(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独特价值;将公共卫生安全作为次要客体,能够全面涵盖立法意图。防疫秩序的损害对本罪的成立具有决定性意义,故意破坏防疫秩序的心态是主要罪过;而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结果具有后发性、附随性,对造成这一结果的过失心态是次要罪过。破坏防疫秩序的心理态度在实质上对威胁公共卫生安全的结果也起到了支配作用,本罪主观方面应采用主要罪过说观点认定本罪为故意犯罪。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包括拒绝执行政府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所采取措施的行为,并根据不同类型,对防疫措施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分别判断。传染病传播严重危险结果作为本罪的具体危险结果,是由行为人拒绝执行疫情防控措施所致,对该结果的认定应以致使不特定多数人成为密切接触者为标准。基于本罪中因果关系的特征,采用疫学因果关系理论可以为本罪中行为与结果间的关系提供更为有力的解释。事前经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诊断,确诊患者、病原携带者、无症状感染者和疑似患者方能构成本罪;密切接触者构成本罪,除需经调查人员评估确定是否属于密切接触者的情形外,仅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身是密切接触者即可;特定活动场所经营者构成本罪,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的相应停业公告;时空伴随者不宜纳入本罪主体范畴。
其他文献
房屋买受人物权期待权属于期待权的下位概念,它表示的是房屋买受人已经具备了取得所有权的部分条件,尚未具备完整要件,但对标的物享有权利的一种中间状态。这一权利类型有着极高的社会价值与存在意义。本文从对这一权利的理论探讨入手,通过对司法实践中频繁出现的三类涉及房屋买受人的案件类型的分析,进而得出对这一权利类型给予法律保护的条件和途径。第一章为对房屋买受人物权期待权的裁判分析。首先系统的梳理现行法律体系框
【目的】有效提高政府决策群体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决策效能。【方法】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出发,基于动机认知理论,围绕自我定向与任务定向两大动机认知的内驱维度以及外部刺激诱发动机、群体结构诱发动机和业务素养诱发动机三大动机维度展开研究,通过引入SIR传播模型的相关原理,构建大群体靶向协同应急决策模型(TC-LGDM)。【结果】次生事件发生概率、成员个体决策影响力以及成员个体专业能力三个现实因素与大群
自认制度具有简化诉讼程序、节约时间成本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思潮不断涌起并被部分人所推崇。在司法实践中,虚假自认就是一个典型的表现。根据当事人主义的相关理论,即使当事人的自认是虚假的,也会对法院产生相应的约束力。但结合我国的国情来看,承认虚假自认的效力不利于达到客观公正审理案件的目的,因此在我国虚假自认的效力也是被司法机关所否定的。我国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跳跃式进程,人们对自然资源中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耗、对三废的大规模排放等使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于2015年9月出台《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于2016年1月成立中央环保督察组,以“巡视”方式向各地派驻,代表党中央与国务院督察各地政府对于环保政策与环保工作的开展、落实、监管情况。自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以来,我国的整体环境质量与污染情况确实有所改
国家中心城市是我国城镇体系的最高层级,是代表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载体,也是破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有力抓手。2016年底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一决定是国家着眼全局,深谋远虑之后的重要决策,赋予了郑州支撑中部城市群发展的责任和重担,郑州也由此迈进国家中心城市行列,开启了发展的新征程。本文以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成都、武汉、郑州、西安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为研究对
近年来未成年人杀人、性侵等恶性案件屡见报端,不断挑战法律的权威和公众的道德底线。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的出台,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再次引发全民对于未成年犯罪人刑事处遇问题的探讨。厘清相关概念,是梳理完善我国现有未成年犯罪人刑事处遇相关制度的前提。对于刑事处遇和非刑事处遇的理解,目前国内外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方面,针对刑事处遇的概念。有日本
法院在认定某一行为时,如果有明确的标准可以适用,那么法院就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某一行为进行定性。目前,法院认定重复处理行为的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第(四)项。但《司法解释》中关于重复处理行为的规定简单笼统,不能为法院审理案件提供高效准确地指导,所以总结出重复处理行为的认定标准十分重要。我国关于重复处理行为的理论基础并不深厚,这主要是由于重复处
家族企业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厘清其研发创新表现的内在逻辑有利于民营经济的创新驱动转型。目前学术界发现家族企业在创新表现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家族企业内部异质性出发探讨企业创新表现有助于家族企业更好地识别创新驱动力。由于极具本土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塑造了成规模的改制家族企业,因此本文以家族企业起源为切入点,结合组织烙印的路径,为改制家族企业和创业家族企业的差异化创新表现提供了新的解释,进一步
在“十三五”和“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印刷及柔性显示被列为新型显示的重要技术领域,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作为新型显示技术,由于其广色域、快速响应、高对比度、节能、厚度薄、可柔性显示等优点,获得广泛关注。OLED功能层材料(活泼金属阴极和有机层)很容易受到空气中水、氧侵蚀而逐渐损坏,通过有机材料喷墨打印工艺完成薄膜封装(Thin F
人脸识别技术作为最准确、便捷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目前已在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大多数应用场景都需要用户主动配合才能获得良好的识别效果。全景立体视频作为一种特殊的视频形式,是全景视频和立体视频的结合。与普通平面视频相比,全景立体视频的成像画面是球形,其在二维平面的投影画面中存在着大量不同程度的形变,当人脸出现在这些区域时,也会产生旋转、拉伸等变化,继而影响识别效果。在自然场景下拍摄的视频,受到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