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采取了频繁的货币政策力图改善本国金融市场环境,支持经济复苏。首先,美联储在2008年前十个月里先后6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从而刺激经济。而后美国长期来看利率接近于零,经济表现出流动性陷阱,简单的利率政策已经无法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美联储不得不另辟蹊径,利用公开市场操作买入债券,将数以亿计的美元注入市场。从2008年年底开始,多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美国先后实施。随着美联储频繁推出的货币政策,作为进出口大国,中国的经济将不可避免地遭受冲击。最为明显地是,每次新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推出,几乎都伴随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升值。而作为影响国际收支平衡这一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因素,汇率的剧烈波动对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无疑是不利的。国内外学者纷纷谴责正是美国的货币政策导致他国的汇率波动,然而人民币升值这一现象的原因真是如此吗?为了了解金融危机下美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作用,本文首先梳理了相关国内外文献。结果发现,国内外学者往往更关注于量化宽松带来的通货膨胀。而对于金融危机下美国货币政策对汇率方面影响的研究往往不多且集中在理论层面,缺少进一步的计量检验。本文则利用2008年1月至2013年9月的月度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弥补了金融危机下人民币汇率决定模型方面研究的欠缺,同时针对性的对美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影响方面的理论研究进行补充。从实践意义上说,构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金融危机下受到各渠道冲击的模型,并且研究人民币汇率与美国量化宽松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我国对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的负外部性做出合理可行的应对,而且针对该模型的研究也将有助于将来提前预测政策出台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在发现金融危机下人民币汇率严格的货币模型和购买力平价模型并不成立后,本文基于货币模型的变形建立VEC模型深入探讨作用于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子。随后本文利用了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从收入、利率和货币供给三个渠道分析了两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比较复杂,但是美国的货币政策都没有能够很好地解释人民币的升值。具体来说,美国国民收入增加和以量化宽松形式增发的美元都会使人民币贬值,而美国利率几乎保持不变导致该变量也不会造成我国货币显著升值。最后,本文认为人民币的升值是由于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国民收入增加,因此建议采用适当的利率政策应对这种人民币的升值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