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姚鼐的老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kai5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庄子》作为先秦时期的两部“奇书",内容宏富,博大精深。历代注《老》《庄》的大家层出不穷,也逐渐形成了蔚为可观的老学史和庄学史。尤其在清代,《老》《庄》研究呈现出集大成的特色。姚鼐作为清代的古文大家,生性恬淡、博学多才。除了在诗歌、经史训诂、书法领域取得一定成就外,姚鼐对《老》《庄》也有深入的研究,其代表著作是《老子章义》《庄子章义》。在阐释过程中,姚鼐继续遵循了“义理、考证、文章”相结合的学术主张,形成独特的评点特色。本文主要对姚鼐的老庄研究,尤其是评点特色作以论述。除绪论外,全文由三章和余论组成。第一章主要是对姚鼐及其老庄研究著作的概说。姚鼐少年求学、青年入仕、中年归隐、执教以终。他作为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提倡的“义理、考证、文章”相结合的学术思想影响深远。姚鼐的《老子章义》《庄子章义》均完成于晚年,本章分别对它们的成书背景、版本和编撰体例进行了探讨。第二章论述了姚鼐老庄评点的一个突出特色——义理阐发。姚鼐尊崇程朱理学,主张以义理为主,考证、文章从之。姚鼐的“义理”说与方苞的“义法"说有共通之处,而更重“求实"。因此姚鼐在疏解《老》《庄》的章义时,不自觉的以儒家经义、佛理进行阐发。针对儒学化的倾向,首先对以儒学解《老》《庄》的学术传统进行了梳理总结。然后归纳出《老子章义》《庄子章义》中的两个突出表现:一是拉近了老子、庄子与儒家的关系,二是推崇孔孟学说;以佛学解老庄的传统也由来已久,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姚鼐老庄研究著作中佛理化成分虽不多,也不成系统,但还是蕴含着其对禅学与老庄关系的独特理解。第三章继续论述姚鼐老庄评点中的另一个特色——考据精神。姚鼐吸纳了汉学的考据之长,对一些经史典籍作过训诂考证,只是不像汉学家那样穿凿琐碎,更多的是列出考证的结论,言简意赅。姚鼐对《老子章义》的相关考据从文本校勘入手,包括分章、校字、释义、音韵等,对老子姓氏、出生地也进行了考证。《庄子章义》的考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释词、音义、句读、分章;二、校对《庄子》不同版本,增删改字句;三、纠正错简文字;四、考证《庄子》外杂篇的真伪。余论部分论述了姚鼐老庄著作的价值和不足。《老子章义》《庄子章义》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章句、字义的考证,章节的调整及真伪的考辨两个方面。其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的,姚鼐疏解《老》《庄》章义时,评点文字过于简略,两书加起来的条目不足二百条,内容较单薄。姚鼐也忽视《庄子》的文学特质,在评点中对《庄子》的艺术特色、篇章结构等都很少涉及,更多是呈现出了儒学化、佛理化的倾向,这就不能不影响到这两部书的学术地位。总之,姚鼐在其老庄研究著作中,体现出的评点特色还是有独特之处。在清代学者普遍注重老庄文学性阐释的学术背景下,姚鼐的疏解虽显得有些单薄,但常常有一些真知灼见隐藏其中,在后世学者的引用中继续发挥着它的学术价值。
其他文献
针对电能质量复合扰动中特征选择困难和分类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不完全S变换和梯度提升树的特征选择和分类器构建方法。首先通过选取特定频率的不完全S变换得到扰动的
目的:客观评价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水平及动态变化,为农村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依据,为政府制订农村政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随机确定监测点、监测户,以调查问卷、
如何有效利用多模态数据进行融合是自动诊断抑郁症患者的一个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森林多模态数据决策级融合方法,利用基于视频帧的方向梯度直方图(HOG)、面部基本点(
<正> 家庭成员与社会接触频繁,常易将呼吸道传染病病菌带入家庭。家中一旦发生传染病时,应及时作好重点环节的消毒,以防在家庭成员中传播。家庭中一般性的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
Al-Cu-Mg系铝合金以优异的热稳定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设计出五种不同成分Al-Cu-Mg-Fe-Ni系合金,采用室温拉伸、热暴露等实验方法研究合金室
作为终身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成人教育,随着知识经济和终身教育飞速的发展,其构建与发展也提到了日程上来。而社区成人教育正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并认清二者间
对于给定连杆点两个位置及两连架杆对应转角和机架杆长等条件,综合铰链四杆机构的问题,以刚体位移矩阵为工具,用解析法分析了此问题有定解的条件,推导出了此问题的设计变量关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利用萃取色层法分离纯化锎-252和锔-248的工艺技术。本实验以聚四氟乙烯为支持体,以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为固定相(萃取剂),以硝酸溶液为移动相(淋洗剂),对微克量
采用文献资料法进行研究。随着全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体育休闲正在逐步成为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们的记忆中,农村曾是自然生态、道德良善、田园生活的写实,具有笃定的特质和自然的情态,是人们心灵居住的地方。农村的一切哺育着我们的生命成长。然而,如今的农村已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