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能力构成要素、作用机理及演化过程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engb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正在取代传统的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和土地成为企业最主要的资源,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最终将反映在如何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上。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日新月异、产品更新频繁、顾客需求偏好多变,使得由企业及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处于一个“超竞争”环境中,企业竞争优势正以逐渐加快的速度被创造出来和侵蚀掉。对于当代的中国企业来说,不仅是在以上原因所共同作用的动态环境中展开经营,而且还处于由长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和产业不断升级换代的过程中,因而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更多的环境动态变化、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要求企业尽快形成一种能够识别并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及内部环境的能力。由此,知识能力的概念应运而生,但目前学术界关于知识能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标志性的成果并不多见。 本文从动态能力理论和知识理论的观点出发,探询企业知识能力的来源、形成机制及其演化规律,使企业的经营者在实践中明确企业自身成功的关键因素,有的放矢地从根本上培育知识能力,优化企业的知识、资源与能力,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对深化知识能力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界定并澄清了知识能力的概念。本文运用一种新的视角——将能力观与知识观相结合,对企业知识能力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科学界定,分析了知识能力的本质和特性,突出了知识能力的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特征。明晰了企业知识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动态能力、创新能力等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澄清了目前关于企业知识能力的认识误区。 (2)提出并验证了知识能力的要素构成。为了将抽象的、不可测量的知识能力转换为相对具体的、可观察的、可操作的一种变量,建立了知识能力的三维测量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从而为知识能力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研究同时也证明了对企业知识能力要素划分的合理性。 (3)明确了知识能力的形成与作用机理。通过科学地分解企业知识能力要素,深入知识能力体系的内部,分别对其要素构成、分类和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梳理,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和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提出并验证了知识能力的形成与作用机理。 (4)探索了知识能力的演化机理。借鉴演化经济学和广义进化论的思想,对知识能力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知识能力演化过程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分段式问卷调查方法,分时段地研究了企业的知识能力要素随环境的变化而演化和递进规律,真正实现了从静态到动态对企业的知识能力进行系统的研究,对企业知识能力的研究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5)提出并检验了知识能力的测评方法。为了对企业知识能力管理的战略制定和策略实施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参考,对企业的知识能力状况进行全面、准确的测评,找出知识能力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对知识能力进行不断改进与提升,提出了一种知识能力的测评方法,并通过一个企业集团的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6)提出了知识能力生命周期及跃迁过程模型。通过引入生命周期分析范式,提出知识能力的生命周期包括:构建阶段、发展阶段、固化阶段、危机阶段与跃迁阶段,并结合技术能力的“平台观”,构建了知识能力的跃迁过程模型,进而提出了知识能力跃迁的重点策略。 在论文最后,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指出了本文的主要贡献,在此基础上,对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强,无论是国家还是区域都需要通过依靠科技进步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通过搜索查阅相关的文献发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