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区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及比较分析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t_chengdu_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强,无论是国家还是区域都需要通过依靠科技进步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通过搜索查阅相关的文献发现,对于县(市)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论述较多,而关于城区情况的研究比较少。论文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利用近四次(2005-2012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的数据,探讨我国城区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影响路径、协调性及其变化趋势。首先,论文分析了2005-2012年我国城区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分析表明2005-2012年我国城区各项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科技投入越来越大.科技产出水平不断提高,城区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均呈良好的发展势头。其次,论文构建了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模型。基于此模型,一方面,论文研究了2012年我国城区整体以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区的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我国城区科技投入对科技产出、科技产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科技管理作为调节因素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明显的调节作用;同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区的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科技产山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存在差别,经济水平越高的城区其科技管理正向调节科技产出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效应越大。另一方面,论文研究了我国城区20052012年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路径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2005-2-12年间,科技产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科技管理正向调节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关系的效应程度也呈逐年上升态势。再次,论文利用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分析了20052012年我国城区整体以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区的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研究发现:全国城区总体科技进步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越来越和谐,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其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协调性优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区域差距呈扩大的趋势,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问题成为学术界和决策部门关注的焦点。虽然空间是认识和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及其演变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本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本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成为经济学中研究的热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力资本理论就已经在西方国家兴起,而
地方财政收入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地方政府行使其财政职能的重要保障,建立科学合理的地方财政收入预测模型,提高预测精确性,为政府编制预算、制定财政支出
上个世纪,科学管理强化操作作业过程管理,使制造业体力工作者的生产率提高了50倍。本世纪,知识作业成为当代主要作业方式,如何提高知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成为了众多领域共同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