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语的可能表现里,「デキル」相关的可能表现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能愿动词“能、会、可以”也一直被认为是汉语可能表现的中心。至今为止关于日语和汉语的可能表现的研究多在各自的言语领域里进行,关于两者的对照研究最近也多有成果,但是至今的对照研究基本上都是将汉语的可能助动词或可能补语和日语的四种主要可能表现作为对比的对象,或者将重点放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误用分析上,也就是说,「デキル」往往是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进行探讨,因此本文正是在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指导下,以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与《1Q84》BOOK1日文版及其中译本作为展开对译分析的语料数据库,选取其中用「デキル」与“能、会、可以”表达可能表现的例句共计2744例来进行日语可能表现の「デキル」分别与中文能愿动词“能、会、可以”意味上的对应关系。本文由序章、先行研究、「デキル」与“能”的意味上的对照分析、「デキル」与“会”的意味上的对照分析、「デキル」与“可以”的意味上的对照分析以及结论六部分构成。首先在序章阐述了本研究的意义和对象等,在先行研究中总结了关于汉日可能表现「デキル」与“能、会、可以”的先行研究,并在第二章通过具体的义项来对照研究「デキル」与其中文“能”在『ノルウエノの森』(上と下)与『1Q84』BOOK1及其汉译本中义项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此来总结其两者意味上的对应关系。接着按照同样的思路在第三、四章分别进行了「デキル」与“会”“可以”的义项对比,作为其探讨的结果,总结出在用「デキル」与“能、会、可以”在表达「可能表现」时,一方面在某些义项里是相互共存的关系,另一方面又都拥有其各自独有的义项的关系。通过其对比来考察日汉两种语言分别用「デキル」与“能、会、可以”在表达「可能」的过程中产生的意味上的异同,进一步加强对日汉可能表现的理解和认识,以期对汉日语言学习者学习可能表现有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