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战略管理领域一个倍受关注的焦点的问题是:什么因素决定着企业绩效的差异?或者更确切地说,也就是哪些因素为企业带来了可持续超常盈利能力(Rumelt,Teece and Schendel,1991;Casta(?)er,2002)。对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潜在来源,战略管理研究者们大致将其分为两类:一是企业层面,二是业务层面(Ansoff,1965;Casta(?)er,2002)。本研究则主要从企业层面探讨了两个颇有争议的问题:(1)多角化经营是否会以及怎样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不同多角化模式是否会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差异? 本研究在分析和总结传统多角化理论基础——交易成本经济学和PENROSE理论的基础上,将企业能力理论(Cohen and Levinthal,1990,1994)与企业行为适应理论(March,1991;Levinthal and March,1993)引入多角化分析框架,并以企业知识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开发为主线建立起了一个基于学习视角的研究架构。架构中,知识利用系指企业将既有知识在不同业务间进行转移与共享以充分实现蕴含于其中的范围经济,知识开发则指企业进入新业务领域以获取新的知识资源或竞争能力,缓冲因子吸收能力则既指企业识别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也指它对新旧知识进行融合、创新并最终运用于商业目的的能力(Kumar,2002)。 据此架构,本研究主要就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1)不同吸收能力情形下知识利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2)不同吸收能力情形下知识开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3)不同吸收能力情形下基于知识利用与知识开发投入强度差异而形成的不同多角化模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4)基于所利用与开发的知识类型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多角化学习模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在逻辑推理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已达成之研究结论,本研究相应提出了如下四类假说:(1)在吸收能力较强情形下知识利用对提高企业绩效有积极作用,但随着知识利用投入强度的不断上升该作用呈现出边际递减的趋势;在吸收能力较弱情形下知识利用在较低投入强度范围内对提高企业绩效有积极作用,但超过某一临界点后其作用则刚好相反。(2)在吸收能力较强情形下知识开发对提高企业绩效有积极作用,且该作用会随着知识开发投入强度的不断上升而呈现出边际递增的趋势;在吸收能力较弱情形下二者的关系则刚好相反。(3)在吸收能力较强情形下,并进型模式在绩效上优于利用型模式,利用型模式又优于开发型模式,沉默型模式则绩效最差;在吸收能力较弱情形下利用型模式在绩效上优于沉默型模式,沉默型模式又优于开发型模式,而并进型模式的绩效则最差。(4)无论吸收能力强弱情形如何,学习模式G在绩效上均最优,其次是模式A、B、C,再次是模式D、E、F,最差模式则非H莫属;至于模式A、B、C,及D、E、F彼此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则还不得而知。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多角化过程中的知识利用与知识开发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然而,以我国信息技术类125家上市公司(1 999一2002)为例进行的经验研究却并未对上述假说提供全部支持。检验结果表明,对于知识利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在吸收能力较强情形下的确如假说所述,但在吸收能力较弱情形下知识利用却总是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且边际作用递减。对于知识开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在吸收能力较强情形下二者虽呈正相关变化,但其趋势却边际递减;在吸收能力较弱情形下二者则呈负相关变化且其趋势边际递减。对于多角化模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在吸收能力较强情形下开发型在绩效上反而优于利用型,并进型与沉默型则如假说所料分别排在两端;在吸收能力较弱情形下研究结论则与假说预期一致。对于不同学习模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论则为假说提供了有效支持。 至于本研究的创新点,则主要体现在理论与经验两个方面。在理论方面,(l)将多角化程度与多角化方向这两个不同多角化特征维度纳入到了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之中,从而为不同模式间绩效差异的比较提供了可行性及理论基础;(2)基于知识类型来考察不同多角化学习模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其意义不仅在于突破了知识管理主流研究中以知识典化特性为标准的显隐性类型划分法,而且也填补了“基于知识类型来研究多角化学习行为”这一理论空白;(3)以企业吸收能力为缓冲因素来研究『多角化一企业绩效」关系,结果不仅证实了吸收能力对「多角化一企业绩效』关系的缓冲效应,而且也为企业“能力”与“行为”在理论上的有机结合做了积极尝试。在经验方面,本研究则不仅弥补了国内国类研究中尚未有过针对某一特定产业进行大样本、系统性经验研究的缺陷,同时也为我国多角化企业尤其是那些身处信息技术产业的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