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塞县经过多年的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其生态环境逐渐修复,农业产业稳定发展,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相悖态势依然存在,严重制约了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因而,探索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关系对于优化生态经济系统耦合,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生态位评价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成效,明确了系统演变特征及其耦合要素;运用耦合度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分别对县域层次和农户层次的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关系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策略。(1)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成效显著:2008年与1998年相比,林草覆盖率提高了16%,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提高了14%;高效设施农业成为主干道周围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其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75.62%;农民人均纯收入较1998年增长了159.57%,其中工副业、种植业和果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77.28%;农业生产稳定指数、粮食稳定性指数分别提高了14.73%和16.32%。(2)运用生态位评价的多边形综合指标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演变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8年,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综合生态位呈上升趋势,其中生态环境生态位、农业资源生态位、经济效益生态位显著升高,产业态势生态位明显下降。系统演变态势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推动了系统的发展,但由于对林草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制保护,使得农业资源有效利用率降低,产业与资源一致性下降,阻碍了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的进一步发展。(3)采用耦合度模型,将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过程划分为协调发展、耗损发展、胁迫衰退和恢复重建4个阶段,其中1998~2008年安塞县先后经历了胁迫衰退阶段、恢复重建阶段和协调发展阶段,当前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但由于林草资源闲置,产业与资源局部相悖,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潜伏了较大危机。(4)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农户层次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的(现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安塞县农业产业发展尚未建立在环境改善和农业资源量增加的基础上,农业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阻碍了系统良性耦合的实现。即生态环境改善没有对系统耦合起到基础或支撑作用,而资源与产业耦合虽是系统耦合的核心,但二者间尚未达到很好的耦合,影响了系统良性耦合的实现以及区域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此外,区位差异导致了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链网结构的差异,使安塞县南、中、北部呈现出不同的耦合特征。(5)针对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近期应以强化产业与资源耦合为核心,按照不同区域的区位特征调整产业布局,完善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链网结构,实现商品型生态农业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