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OK判断,是被试回忆之后对再认可能性的预测。JOL判断,是被试学习之后对回忆可能性的预测。FOK判断和JOL判断的不同就在于FOK判断是在回忆结束之后做,而且这种判断通常是针对未回忆出的项目,JOL判断在回忆之前针对所有的项目做,通常要求被试去预测回忆成绩。 目前有关FOK和JOL判断的理论假说共有四种:可接近性假说、竞争性假说、线索熟悉性假说和目标提取假说。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在干扰模式下,对FOK和JOL判断的四种理论假说进行验证。用干扰模式探测竞争性假说和可接近性假说是比较理想的,因为在多种干扰模式下,这两种假说做相反的预测,可接近性假说认为由线索激活的邻近概念越多,判断会越高;相反,竞争性假说认为FOK判断对于邻近概念之间的竞争性比较敏感,因此,它认为线索激活的邻近概念越少,FOK判断会越高。并且干扰模式也与线索熟悉性假说和目标提取假说有关,线索熟悉性假说认为线索熟悉性的提高会提高元记忆判断。目标提取假说认为目标记忆强度越大,元记忆判断会越高。 本实验全部在586微机上完成。被试学习了不同类型的第二列词对之后对第一列的目标词做JOL判断和FOK判断,第一列的12个词对组成A-B对,第二列的词对类型由A-B’对(B’和B互为联想词)、A-C对(只重复线索)、D-B对(只重复目标)、E-F对(线索和目标都不重复)组成。实验材料以随机的方式呈现给被试,被试学完第一列之后,再学习第二列。实验程序包括五部分:(1)词对学习:要求被试学习两列词对,并告诉被试学完后要针对第一列的目标词做判断。(2)JOL判断:被试根据线索,在6等级量表上针对第一列的目标做JOL判断。(3)线索回忆:呈现第一列词对的线索,要求被试回忆目标词。(4)FOK判断:再呈现第一列词对的线索,让被试根据线索在6等级量表上做FOK判断。(5)迫选再认测验:应用6个选择项,目标为选择项之一,相对于其它选择项来说,它的位置是随机的。本研究共两个实验。实验一主要考察JOL判断和FOK判断的理论假说,64名大学生参加了实验, 干扰模式下 FOK判断和 JOL判断理论假说的实验研究实验采用4干扰条件)丫2(判断类型)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组间变量为干扰条件,组内变量为判断类型。因变量为被试在评价量表上的得分以及回忆率和再认率。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了* 判断的理论假说。64名大学生参加了该实验,实验采用4(干扰条件)XI单因素设计。因变量同实验一。被试所做的判断、回忆和再认成绩由微机记录下来。在以上两个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线索熟悉性假说和目标提取假说都有其局限性,二者都无法单独的解释FOK和JOL判断。 2-来自线索和目标的激活都影响FOK和JOL判断,在实验控制一致的情况下,线索和目标以相似的方式影响这两种判断。 } 竞争性假说和可接近性假说是目前来说较为完善的理论解释,但在当前实验条件下,实验结果支持竞争性假说。实验结果表明:当刺激重复,目标互为联想词时的判断要高于刺激重复,目标不同条件下;刺激或线索的重复比没有任何重复产生更低的判断。 4.FOK判断虽然在数值上大于JOL判断,但两种判断在各干扰条件下的变化一致,证明二者有相同的产生机制,即竞争性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