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论》研究析评与诗学思想再探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0110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清照,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关于她的研究从宋代开始始终是一个热点。在我国词学批评史上,《词论》是最早的重要批评文论之一,自南宋起便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评论;此后,研究的人日益增多,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李清照及其《词论》的研究出现了崭新的面貌,研究者给予了《词论》很高的评价;同时又不断从新的视角,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来探讨《词论》的问题,发掘《词论》的价值,《词论》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因此,本文以《词论》研究为课题,对《词论》做一个较为整体、综合式的分析,探究不同时期的研究者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词论》作出的研究批评,以期呈现出《词论》研究批评的规律特点,并通过对《词论》研究的分析与综合,谈谈自己对《词论》诗学思想的理解。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相关《词论》研究综述,本文研究的意义以及本文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第一章概括了自宋以来历代,包括宋元明清时期、近现代和当代,以及当代的各个阶段,学者们对李清照《词论》研究批评的概况、研究批评的原因以及研究批评的特点。《词论》研究热主要集中在宋元明清时期和建国后,并于五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迎来了两个小高潮,到了二十一世纪《词论》研究逐步深入。《词论》的研究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学者们对《词论》的态度随时代的发展呈现出由否定保守到肯定深入的趋势。第二章重点论述《词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观点,其中文本研究及其成果包括对《词论》的作者、作年、“乐府声诗”问题、“李八郎”的故事问题、“别是一家”、不提周邦彦、李清照词的创作与理论分离等问题的分析,这些问题都是《词论》研究的热点,但大多由于客观原因以致悬而未决,而这些问题的探讨对于理解李清照《词论》的诗学思想和词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词论》文本问题研究仍旧存在许多不足,并以此展望《词论》研究的前景,期待更好的研究成果问世。第三章通过对以上研究的总结和概括,对李清照在《词论》中品评诸家和提出“别是一家”的诗学思想进行解读,主要包括理解“文雅”、“协律”、“铺叙”、“典重”、“情致”、“故实”六个方面的《词论》诗学主张。随着《词论》研究热的出现,学者们对《词论》大加赞扬,甚至被抬到了一个过高的地位,本章也将在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词论》的价值与意义。
其他文献
岭南诗歌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点,从地域文学视野中的岭南诗派研究,到岭南诗人的个案分析,再到对唐代贬谪诗中岭南意象群的解读,成果颇丰。尽管人们已意识到岭南诗
目的:考察紫杉醇原位凝胶制剂PECT/PTX小鼠瘤体内植入后的药动学特点,评价该制剂是否具有控释、缓释作用。方法:对EAC荷瘤小鼠分别进行PECT/PTX瘤体内给药(A组,40 mg·kg-1),
短文听写一直是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25名学生听写文本中所犯错误的逐一分析,发现学习者存在5大类共14种类的听写错误:词汇错误、语法错误、漏写和添加错误、推
目的从技术层面和应用方式上提出了图形技术一种新的应用方式,研究图形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的作用。方法基于多平台的资源库建设将图形技术从赏析作品、认知技
大学数学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通识类课程。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就必须革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更新评价方式,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方
清中叶始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北京城市近代化起步,城市建设的开展改变了北京市民传统的物质生活结构,冲击和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均被纳入了近
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重点项目"黄淮麦区砂姜黑土强筋小麦产业化技术研究"筛选出的13个强筋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其面包、面条制作品质及相关品质特性。结果表明,半数以上品
<正>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区仍然存在着乡村医生报酬得不到合理解决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合作医疗制度恢复和发展。应当引起重视。本文就合理解决乡村医生报酬等问题提出讨论意
从适用对象、功能用途、使用频率、成本高低、人性化程度、科技含量、复杂程度、普遍使用程度、满足需求层次等维度,对老龄用品的基本类型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影响
劳力性热射病(EHS)是指人体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强体力劳动或训练,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衰竭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疾病。且患者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