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适计算的伦理评估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ub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将人们带入一种新的计算时代——普适计算时代。普适计算又称无处不在的计算,它把计算和信息融入人们的生活空间,使人们生活的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融合为一个整体,在这个融合的空间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透明地获得信息访问和计算服务。普适计算强调把计算机嵌入到环境或日常工具中去,让计算机本身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让人们注意的中心回归到要完成的任务本身。普适计算彻底地改变了“人使用计算机”的传统方式,让人与计算环境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计算机为人服务”的目的。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信息技术的思考,也改变了人们整个生活和工作的方式。文章介绍了普适计算的概念及其发展阶段,认为普适计算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革新,更多地是它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它将促使我们进一步探讨技术与生活世界、技术与伦理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对普适计算的评估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其技术特征和经济效益的评估,而应该进一步反思其对生活世界的影响及其社会伦理后果。文章在对普适计算的技术特征进行深入考察的基础上,探讨了对普适计算伦理评估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可能性,揭示了普适计算对个人隐私、国家安全、社会公正与人的健康和环境提出的挑战;进一步分析了现有的技术评估模式和方法中蕴含的价值取向及其内在矛盾,提出将建构性技术评估方法作为普适计算伦理评估的主要方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笔者认为,面对普适计算等高新技术带来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必须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技术上防范网络犯罪现象的滋生,另一方面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建设,并同时加强对公众的道德教育,唤醒计算机网络相关涉业人员和公众的伦理责任意识。
其他文献
莫泽斯·赫斯,是一位与马克思、恩格斯同时期的重要人物,他在《论货币的本质》一文中所阐发的货币哲学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与马克思唯物史观思想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本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