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时代,发展作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发展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日益成为关系未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战略问题。发展靠什么?是什么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其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就涉及到历史观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发展动力观问题。社会发展动力观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自觉推进社会历史进程的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没有正确的发展动力观,就不可能找到发展的真正动力,找不到发展的动力,就不可能有科学的发展。现代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历史潮流,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在中国,“现代化”一词出现的比较早,近代洋务运动以来的工业化运动,包括民国时代的工业化建设总体上都属于“中国的现代化”的范畴,本文的中国是指“新中国”,因此本文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促进现代化发展的动力的研究。用动力问题研究现代化,是从不同的角度揭示现代化发展的规律,是寻求打开中国现代化大门的金钥匙,是为了在制定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方针政策中,不平均使用力量,抓主要矛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是硬道理,人(类)必须在发展中生存。怎样发展,靠什么发展,是发展观中的核心问题。追寻、整合、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发展动力机制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当代中国更是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经典作家及其西方学者在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斯大林从理论上对此作了明确的论述,为了寻求对这一理论的突破,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生产力状况,不断对社会发展动力观进行发展和创新。本文纵向分析了几代领导集体的现代化发展动力观,分析他们的现代化发展动力观的内容及其演进轨迹,有助于深刻理解这几代领导集体的现代化发展动力观的实质;有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现代化发展的能力,妥善应对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同时对于新世纪新阶段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和路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社会发展动力思想,其次对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从两条主线进行分析,即客体主线和主体主线。第二部分,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发展动力的艰辛探索的过程及其对此历程的分析。对中国共产党人现代化发展动力观的转型进行分析,对中国共产党人现代化发展动力探索历程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很直观了解到现代化发展动力理论经历了初创阶段——起步阶段——腾飞阶段,同时深刻理解到中国现代化发展所实现的质的飞跃。第三部分,论述了中国现代化发展动力观历史演进的当代启示。主要是从群众史观、制度文明和中国共产党三个方面论述如何促进中国现代化发展。第四部分,从战略决策方面论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路径选择。主要体现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