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与明清晋南地区社会变迁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huix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的特大地震,常常会给灾区带来巨大的人口伤亡和社会财富损失,同时还会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明清时期,先后有三次大地震发生或波及到晋南地区,受灾范围广,伤亡人口多,影响也极为深远。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史的角度出发,围绕明清时期三次大地震与晋南地区社会变迁展开深入研究。这样不仅有助于了解传统时期的地震救灾和恢复重建过程,而且有助于揭示大地震对区域社会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同时,对当今社会抗震救灾工作的开展和防震减灾制度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分别就明嘉靖三十四年华县地震、清康熙三十四年临汾地震和嘉庆二十年平陆地震这三次大地震后,晋南地区州县的受灾情况以及震后应急和恢复重建等方面的措施进行了探讨。说明了晋南地方社会在这三次地震中所受到地严重破坏,一方面考察了国家力量在震后救灾和重建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从民生经济、区域社会发展和思想文化等方面,阐述了大地震后晋南地区社会的部分变化以及对社会发展变迁的作用和潜在影响。在众多自然灾害中,地震以其灾害之惨重,影响范围之广而居群灾之首。特别是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内大地震频发带来的重要影响触目惊心,因此围绕地震的探索和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本文主要探讨大地震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把地震作为社会发展历程上的重大事件,研究其对区域社会发展变迁的作用,说明了地震不仅阻碍了区域社会继续前进的步伐,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他文献
自晋永嘉之乱后,中原王朝失去了对周边各民族势力的控制。此间,慕容鲜卑崛起于辽西,高句丽又欲向辽东地区扩张其势力,两者终于同处一隅,地域相接,进行了百余年的争夺战。初期,慕容鲜
汉承周初“酒禁”之意,阐“禁榷制度”行“榷酒之制”以收酒利。而在“唐、五代、宋”社会经济变革的背景之下,国家通过“诸道租庸盐铁等使”,及日臻完善的国家“财务管理与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