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心力衰竭导致的循环衰竭常常引起临床死亡,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房颤引起快速心室率,导致卒中、栓塞和猝死的风险增高。心衰和房颤作为两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经常共同存在,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导致更严重的临床状况以及更高的死亡风险,引起相关医疗卫生费用的增加。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于心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从一开始心力衰竭是应用的绝对禁忌症,到后来β受体阻滞剂在小部分人群中进行试验性治疗,发展到如今已经成为交感神经兴奋的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治疗的基石,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同时β受体阻滞剂也被推荐用于房颤患者,以改善房颤引起的相关症状。最近有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中,其临床获益在窦性心律和房颤的患者中存在差异,提示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获益可能与节律有关。但目前并没有针对心衰合并房颤患者为目标人群的大规模临床研究证据,故使得临床应用β受体阻滞剂出现争议,为了明确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地位,我们拟对既往相关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希望能够为临床医师在心衰合并房颤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提供治疗依据。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以心衰合并房颤为目标人群的疗效及安全性,通过对相关预后指标包括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再住院率、心血管死亡率和再住院率的联合终点以及治疗前后心率的变化进行系统分析,为今后β受体阻滞剂在目标研究人群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研究方法利用 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 等外文数据库和 CNKI、VIP、万方等中文数据库,同时检索相关综述提及的文献及纳入的文献提及的研究全面收集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的临床试验,文献收集截止至2016年12月。按照事先制定的标准决定文献是否纳入本研究。同时对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阅读文献提取研究的基本信息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相关信息,包括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再住院率和治疗前后心率的改变,利用RevMan 5.3软件和Stata 12等软件进行meta分析。通过对研究方法,β受体阻滞剂种类和射血分数的亚组分析,探讨异质性的来源和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采用漏斗图法分析偏倚。结果本荟萃分析纳入8篇文献包含341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β阻滞剂对目标人群的全因死亡率发挥中性作用,OR=0.72,95%CI[0.50,1.05],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心血管死亡风险评估,OR=0.93,95%CI[0.66,1.30],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再住院率评估,OR=0.79,95%CI[0.53,1.17],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心血管死亡率和再住院率的联合终点,OR=0.69,95%CI[0.45,1.06],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心率评估中,SMD=-9.11,95%CI[-9.38,-8.84],p<0.05,β受体阻滞剂能够降低目标患者的心率。研究方法的亚组分析结果提示不同的研究方法对结果并没有造成统计学意义的影响。β受体阻滞剂种类的亚组分析提示可能卡维地洛治疗研究人群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结果。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中,该类药物治疗目标研究人群在观察终点包括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再住院率和联合终点均发挥中性作用,提示既不改善预后,也不增加死亡和住院风险。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无锡新区污水系统规划水量测算标准已不能满足远期发展需求.本文通过对现状小区用水量的调查分析,结合最新版《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道路工程运用设计施工承包模式一方面由于存在设计施工总承包单位大多为松散型联合体,缺乏有机整体,从根本上违背设计施工总承包的初衷,而且业主对设计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管控
目的:1、观察中期因子(Midkine,MK)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塑的影响。2、通过MK对P-ERK1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MK影响心室重塑的机制。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8
利用海域使用权进行融资,在我国已经进行的如火如荼.为此有关部门制定了海域使用权抵押制度对此予以规范.海域使用权抵押登记制度是海域使用权抵押权实现的关键,在处置海域使
本文结合某办公楼屋面坍塌事故的实例,根据检测结果和房屋的结构验算,从设计、施工方面对屋面坍塌事故进行了全面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