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针对具有未来收益的住房抵押贷款而设计的一种融资方式,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拥有基础资产的商业银行将住房抵押贷款的将来可预见收益及时变现,从而加快资金回收效率并且降低经营风险。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一直被看成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金融界最宝贵的金融创举之一,该制度最先诞生于美国,而后在欧洲引起共鸣,在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支持下得以迅速发展,后来亚洲很多国家也开始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之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许多国家住房金融的融资模式,而且引发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所发行的证券也成为整个资本市场上发展潜力大、备受投资者青睐的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品的一大特点就是利弊共存,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也不能够避免。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将风险的存在状态从静止状态转化为了流动状态,而正是这一转化开启了金融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进化的重要发展阶段。但是证券化的过程也会产生新的风险,并且在某些时候,风险会随着杠杆效应扩散开来,正因为此,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才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影响。次贷危机爆发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一度被人们当成是罪魁祸首而受到质疑和否定,但是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资产证券化只不过是一种金融工具,作为工具本身并没有好与坏之分。美国2008年的次贷危机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度滥用导致的,而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现在的情况是缺乏创新和后劲不足。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仍处于试运作状态,虽然美国因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为导火索引发了金融危机,但我们同样应该看到该制度给美国带来的益处,进而将其继续发展下去。本文旨在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理论为基础,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试点开展现状,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本文主要包括四个章节:第一章是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理论简介,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研究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首先要搞清其概念及基本特征;其次详细分析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流程;最后简要的对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说明。第二章分析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比较发达的美国、英国和日本的相关法律和实践操作,并且主要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开展最早,制度最为完善的美国为例。对我国而言,不论是这些国家先进的制度亦或是它们走过的弯路都有助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建设。第三章主要是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现状介绍,包括立法现状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进程的介绍,这一部分最主要的内容是对我国在开展试点阶段发现的一些问题以及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本身的法律空白和相关法律冲突进行阐述,按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流程逐步进行分析,只有及时的发现了问题才能对症下药,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扫清障碍。第四章是本篇文章的重点,着重于对策研究,在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存在的相应问题后,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从完善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运行和法律监管两个方面为全方位构建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法律制度提出一些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