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正在以飞快的速度与高强度影响并改变着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最为显著,森林覆盖总面积由早期的75亿公顷下降到现在的32亿公顷。19世纪80年代初,德国林业局提出森林健康的概念,世界范围内森林的衰退与减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使人们开始致力于森林的保护工作。本文首先对森林健康和森林健康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详细介绍森林健康概念的由来和森林健康的三种特征,其中,森林健康的特征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而不同,本文以生态系统健康的角度为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吉林省蛟河市林业实验区处在四种不同演替阶段的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老龄林,通过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权重,最终得出各自的健康指数,以判断各林龄的健康状态。在大量阅读国内外文献后,以Contanza著名的VOR模型(生产力V、组织结构O、恢复力R)为参照,借鉴李秀英学者的指标体系,加入土壤质量S这一因素,建立新型VORS评价模型,初步组成吉林蛟河林场森林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其中,由于森林土壤健康评价是对森林进行健康评价的基础,因此重点分析森林土壤健康状况这一指标,并使用隶属度函数和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计算,评价结果表明各龄林土壤健康状态均为中等。除此之外,对研究区植物α多样性指标的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指数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方差法和Duncan多范围检验法从多种测算指数中选出最适合研究区进行比较的指数,结果为: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 (Gini)生态优势度指数。在获得各指标数值后,通过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方法提取有效的因子,来降低森林健康评价指标的维度,减少指标信息的重复性,并利用因子累计贡献率公式计算因子的权重,最后得出该研究区森林的健康状态的结果为:成熟林为健康状态,近熟林和老龄林为亚健康状态,中龄林为不健康状态。